景区导览

景区等级

5A景区
4A景区
3A景区
度假区

地区导航

按省份浏览
按城市浏览
十大景区

快速导航

返回首页
资源列表
热门推荐

衡水安济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然风光 0.0 分

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衡水安济桥1766年建成,桥身全长116米,两侧各有望柱58根,每根柱顶有形态各异的石狮;望柱之间有石头拦板。桥东西两头,南北两侧各有一只较大石狮。衡水桃城区文管所所长白如廷介绍,该桥是滏阳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石桥,1993年被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衡水大石桥是人们今天对安济桥的一种通俗的叫法。由安济桥,或许能发现衡水城中心的秘密———没有这座桥,我们追寻衡水这座城的根脉,很可能会失去方向感。衡水城西门外,“为齐晋及畿南诸郡四达要道”,东至山东,西至山西,漳滏合流是道必须跨越的天然屏障,而帮助跨越这道屏障的则是桥。天顺元年即公元1457年,衡水县令杨俨奏请深、冀二州,枣强、武邑二县,“协济创建木桥”,这是一座不太牢固的木桥,在随后的“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间,屡圮屡修”———这期间桥下的河道已经疏通,开始水运,“上可到邯郸,下可达天津”;修桥的工匠们常到一家叫德源涌的酒店痛饮解乏,他们还不知道他们那时喝的酒日后会成为一种叫老白干的响当当的品牌。等到嘉靖三十二年即公元1553年,县民徐廷等人带头,募建石桥———这一年河北人杨继盛上疏弹劾严嵩十罪五奸,下锦衣卫狱。两年后杨继盛英勇就刑,石桥仍在建造中;最终石桥完工据说用银70000余两,用时3年多。建成的石桥仍不结实,隆庆三年即公元1569年发大水,“桥复圮,邑令孙梦麟率乡民贾从仁、赵儒筹费重修,阅数年工始竣,而壮丽为一邑水陆之望”。岁月又过去了200余年,是时明朝的山河变成了清朝的山河,漳河水在南边流入卫河,漳滏合流变成了滏阳河与滹沱河“会为一河,势倍盛于前”。衡水桥“日就倾颓”,“而临以将圮之桥,非亟筹大修不可”。是时直隶总督方观承奏请朝廷拨发帑银47680余两重修衡水城西门外的石桥,具体负责重修工程的知县陶淑“亲承指画,选料鸠役”———陶淑字韦苍,中进士后任衡水知县,在衡水县令任上他还曾主持修复桃城书院,在城南修筑老龙亭水闸等。公元1765年农历8月施工,10月后完工,“土无颠溃,水不横溢”,这座气势宏伟的石桥七孔连拱,全长116米,桥面宽7.5米,桥两侧各有望柱58根,每根柱顶有形态各异的石狮;望柱之间有石头拦板。桥东西两头,南北两侧各有一只较大石狮。乾隆帝赐名“安济”。深感荣耀的方观承写下“钦建安济桥记”,称衡水“地处畿南,当齐晋水陆之冲,盐运粮贩行旅之所往还”,“皇上轸恤民瘼”,“恩赐名安济,夫安之时,义大矣哉”。对方观承我们不会陌生,以前对他也曾提及。“励志气,勤学问,通知天下利病,人情风俗,所当设施”,他是安徽桐城人,52岁时升任直隶总督。治河道,推广山药和棉花种植,办漕运,设立义仓,“政无巨细,皆殚心尽力赴之”,在这个职位上他干了近20年,很有政绩———安济桥建成的第二年他死于任上。陶淑也写了一篇“敕建安济桥碑记”:“自后魏时以水得名,县之西门为滏合漳水支流所经,舟楫云集其上,经途则京西南九达之衢也”。此后的100多年安济桥平安无事,直到1937年,沿河南犯的日军炸毁了石桥的中孔,不得不用木桥衔接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河北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

景区等级

5A景区
国家最高等级景区
4A景区
国家优秀景区
3A景区
国家良好景区
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地区导航

河北
查看河北所有景区
衡水
查看衡水所有景区
衡水十大景区
查看该地区十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