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导览

景区等级

5A景区
4A景区
3A景区
度假区

地区导航

按省份浏览
按城市浏览
十大景区

快速导航

返回首页
资源列表
热门推荐

泉州府城隍庙

市文物保护单位 自然风光 0.0 分

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泉州府城隍庙,祀韩琦为城隍神,座落于泉州市区模范巷与县后街交界处(今新村小学),俗称“大城隍”,以别于晋江县城隍庙(俗称“小城隍”)。府城隍庙始建于北宋嘉祐二年(1057),初名明烈王庙,原址在明代泉州卫西侧(今泉州六中附近)。明洪武三年(1370)改称城隍庙,洪武四年(1371)重建。明永乐、正统、正德年间相继修葺。嘉靖二十三年(1544),城隍庙迁建于资寿寺废址(即今所)。清乾隆年间(1736—1795),修建中殿、前殿、东西两庑及六贤祠、山门。道光十年(1830),邑中士绅因庙宇朽蠹,乃募捐重修,使整个城隍庙形成了山门、前殿、中殿及后殿的庞大建筑群,占地十余亩。其规制同府衙,甚为雄伟壮观。山门对面有照墙,正中是“麒麟壁”,雕嵌工艺精湛,是件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廿世纪50年代,府城隍庙逐步破损,1972年拆庙创办小山小学(现新村小学),1974年麒麟壁移至泉州开元寺西塔东北侧加以保护。泉州城隍庙为泉州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历来庙内常常举行降雨、祈晴等斋醮法事,清代官方增加春、秋两祭,城隍信仰深入民间。此外,泉州府属各县城隍庙,每年均要到泉州府城隍庙内谒祖请香。现府城隍庙为原来建筑群的后殿,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包括原后殿及左右厢房各一间,后殿为二进三开间,供城隍神金身及其他配祀神像,左右厢房为办公场所和仓库。1992年经市政府批准登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登记为道教活动场所,成立管理委员会。2007年因殿宇梁柱朽坏,管委会募资修葺,重塑城隍神金身。现庙内常住道士和工作人员计15余人,仍然香火不断,在泉州及台湾具有较大影响。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福建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

景区等级

5A景区
国家最高等级景区
4A景区
国家优秀景区
3A景区
国家良好景区
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地区导航

福建
查看福建所有景区
泉州
查看泉州所有景区
泉州十大景区
查看该地区十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