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导览

景区等级

5A景区
4A景区
3A景区
度假区

地区导航

按省份浏览
按城市浏览
十大景区

快速导航

返回首页
资源列表
热门推荐

风月亭与漆园诗社

未评级 自然风光 0.0 分

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蒙城风月亭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当时“漆园诗社”诗友们从事诗文活动的场所。漆园诗社成立于民国十年(1921年),是本县组织较早的文学团体。当时蒙城城乡各地文人、学者中诗歌爱好者有近百人参加。诗社召集人杨景崧(名春峰)是本县百年老店“存仁堂药号”的店主。杨于1935年在其后院兴建“卧云楼”作为藏书楼,并在卧云楼上建筑一座“风月亭”,作为诗友们固定的活动之处。每年农历夏至后“初伏”之日起,逢九以“消寒会”名义召集诗友活动一次,吟风弄月,相互酬唱,遂将此亭命名为“风月亭”。风月亭坐北向南,亭前门上悬挂“风月亭”黄底绿字匾额。亭内北墙上方有横匾,上题“别有天地”。两边挂联是:万户人家归眼底,一亭风月话窗前。亭内西窗上题写:挹爽。两边对联是:月到一亭浑似水,诗题四壁重如山。东面窗上题写:迎曦。两边对联是:到此诗情应更远,如斯胜境复何求。漆园诗社社员们经常在这里吟诗作文,作品颇丰,由杨景崧汇集成册,命名为《风月亭集》(上、下两卷),是本县最早刊印的诗集。而杨景崧本人的诗作,则另汇集为《卧云楼诗存》(上、下两卷),单独出版。上述两书已由县志办送省复印,现存蒙城县志办公室。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县城相继沦陷,诗社人员四散奔走,诗社遂停止活动。此亭虽经日寇飞机狂轰滥炸,仍幸存无恙。解放后卧云楼及所属房屋,因其是皖北民居的典型代表,被蒙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注:1999年,卧云楼及整座建筑被全部拆除,原址及其以东的明伦堂前面的大片土地改建为历史文化广场。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安徽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

景区等级

5A景区
国家最高等级景区
4A景区
国家优秀景区
3A景区
国家良好景区
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地区导航

安徽
查看安徽所有景区
亳州
查看亳州所有景区
亳州十大景区
查看该地区十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