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介绍
在溱湖国家湿地公园西侧,曾有一片300多亩的低洼地。一年前,溱潼镇-肖乐平还在为这块土地犯愁,“地里出产的农作物,还不够抵算每年用于排涝的费用。”而如今,这里已经伫立起十几座智能温室大棚。“这是一个总投资1.2个亿,融高效农业与休闲观光于一体,全省一流的农业生态园,是姜堰10个高效规模农业基地之一。”肖乐平信心十足。给黄瓜“喝”牛奶在生态园的2号大棚,记者看到一菜农正在给已挂果的黄瓜喷洒牛奶。常驻园区的山东寿光蔬菜技术专家王光胜向记者介绍说,“每周三次,在牛奶中加入葡萄糖和12种氨基酸,喷洒在黄瓜叶面上,不仅口感好,而且可以提高黄瓜的抗病能力。”给蔬菜喷洒牛奶在国外已经很普遍,江苏地区使用这项技术的还不多。“起初向菜农推广这项技术时,不少人并不认同,经过对比演示,现在整个园区的日光温室全部使用。”目前,光黄瓜在生态园就有5个品种,分别来自日本、荷兰、韩国、以色列和北京。西红柿更是有8个品种。生态园的宗旨是将来自世界各国的优质果蔬品种,在生态园内栽培成功后,在本地大范围推广。据了解,生态园里共有果瓜叶类蔬菜60多个品种,绝大部分是从国外引进。“光就日本一休水果黄瓜来说,一粒种子就是1块多钱。”王光胜随手摘下一根黄瓜递给记者,由于不洒农药、而且是室内种植不见风沙,这里的黄瓜摘下来可直接食用。溱潼水瓜“站”起来长水瓜,是溱湖人的最爱,溱湖人说西瓜“傻甜”,而这溱潼水瓜,色碧绿,状长圆,一条条凹槽像刻在上面似的,甜得很淡,清香得很浓。但长期以来,溱潼水瓜产量不高。王光胜向记者算了一笔帐:传统的溱潼水瓜都是“躺”在地上长,1.5平方米才能长一株,结2、3个瓜,一亩地也就是1000个瓜。现在在生态园里,通过打顶、分叉技术,把溱潼水瓜“吊”起来“站”着长,一株水瓜只需要30厘米见方,亩产可达12000个。结合里下河地区地势特点,生态园还搞了水生植物大棚栽培试验。挖出一个3米多深的沟渠,里边栽种水生植物,上边盖上薄膜。半个月前,老菱现已抽出细长的嫩芽,“冬季最冷时,这里的水温也能达到20摄氏度,如果栽培成功,5月份就能吃上香菱了。”省农科院及南京农业大学的有关专家对此表现出浓厚兴趣,他们表示,这种栽培成本低、效益好,试验成功后将填补水生蔬菜反季节生长的空白。一株番茄王长出成吨番茄在生态园里,记者还看到正在培育之中的树形比一般番茄大的“番茄王”树。据介绍,待番茄成熟时,一株番茄王树可以孕育出成吨番茄——如此“高产”,恐怕是植物界一个奇观了。这样的“高产”蔬菜,在生态园随处可见。一株黄瓜4个月间如果料理得当可以长出4000根黄瓜、引进自美国的2188茄子亩产可达2万公斤、南瓜能长到150公斤重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