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导览

景区等级

5A景区
4A景区
3A景区
度假区

地区导航

按省份浏览
按城市浏览
十大景区

快速导航

返回首页
资源列表
热门推荐

思本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然风光 0.0 分

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思本桥又名思汾桥,位于同里镇西南郊潦浜村的桥港里。据同里旧志记载,为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年)里人叶茵建造。1995年4月被列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吴江市境内现存最古老的桥之一。叶茵是宋代著名诗人,此人乐于善举,曾为里中修建多座桥梁,思本桥即其一,俗名思汾桥,思本取名“当思以民为本”之意。思本桥架于桥港里中段,东西走向,系单孔拱形桥,桥身皆用武康石砌成。桥全长22.5米,宽1.8米,桥面长5.4米,略呈弧形,桥跨度达9米,矢高4.5米,矢跨比正好为1∶2,拱券(并列砌筑,由七道平行的券石组成)呈半圆形,与水中倒影虚实相接,合成整园,波光粼粼,秀丽异常。该桥具有独特的形体结构和架桥技术:拱券分节并列砌筑,由七节平行的券石组成,无横向联系构造;桥顶石梁,桥两边斜坡和桥面北侧用三块大型的条石衔接,条石每块长为4.4米,宽0.73米。采用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厚,外侧又凿成弧形的做法,桥面石略呈弧形,两侧有乳钉纹,桥坡缓,两侧石条则凿成阶沿,与相并石阶高低宽狭一致;桥面石阶相两边条石里,石阶宽40~50厘米,每级高15厘米。如此构造,不仅能够显示其形体特色,更对维护整座桥梁免致坡侧倾斜,起到极好的固定作用,所以至今保存完好,全桥除桥栏板已失,石阶后人整修时部分更换外,仍为宋代原构。历经七百余年风雨的古桥,至今两旁遍披青藤枝蔓,微露半轨桥孔,屹立在盈盈绿水之上。据旧志记载,为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年)里人叶茵建造。该桥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为全镇保存最完善、最古老的拱桥。思本桥架于桥港中段,东西走向,系单孔拱形桥。桥身皆用武康石砌成。桥全长22.5米,宽1.8米,桥面长5.4米,略呈弧形,桥跨度达9米,矢高4.5米,其矢跨正好为1∶2,拱圈呈半圆形。该桥具有独特的形体结构和架桥技术。在桥东西两边斜坡和桥面北侧,用三块大型的条石衔接,条石每块长为4.4米,宽0.73米。两侧石条则凿成阶沿,与相并石阶高低宽狭一致。如此构造,不仅能够显示其形体特色,更对维护整座桥梁免致坡侧倾斜,起到极好的固定作用,所以至今虽未经修葺而保存完好。历经七百余年风雨的古桥,至今两旁遍披青藤枝蔓,微露半轨桥孔,屹立在盈盈绿水之上。该桥1995年4月被列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苏州市吴江区境内现存最古老的桥之一。叶茵(1199~?)(生年据《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齿逾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 萧闲自放,不慕荣利,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同时代诗人徐矶、林洪等相唱和。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江苏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

景区等级

5A景区
国家最高等级景区
4A景区
国家优秀景区
3A景区
国家良好景区
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地区导航

江苏
查看江苏所有景区
苏州
查看苏州所有景区
苏州十大景区
查看该地区十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