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导览

景区等级

5A景区
4A景区
3A景区
度假区

地区导航

按省份浏览
按城市浏览
十大景区

快速导航

返回首页
资源列表
热门推荐

萧县黄河故道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未评级 自然风光 0.0 分

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安徽萧县黄河故道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一、基本概况安徽萧黄河故道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古黄河河道为基础。公元1194年,黄河在河南阳武决口向南经砀山、萧县由淮河流入东海。1855年黄河改道北上,至此黄河流经萧县境内近700年。目前,黄河故道从萧县西北部新庄入境,经杨楼、刘套三乡镇,全长46.6km,流域面积210.8km2。安徽萧县黄河故道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2012年2月由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面积3200km2。1956年以来,该地区归属萧县刘套、杨楼两乡镇管理。安徽萧县黄河故道湿地位于萧县东北部的黄河故道河道及周边区域,涉及乡镇包括新庄镇、杨楼镇、刘套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6°42′51′′~116°58′10′′,北纬34°18′44′′~34°28′22′′。 二、 动植物资源由于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带,萧县黄河故道湿地是许多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优良的环境,充足的饵料使越来越多的候鸟在黄河故道湿地停歇、栖息。该区生物资源较为丰富,是萧县脊椎动物最为集中分布地之一。⑴ 湿地植物根据调查与资料整理分析结果,在萧县黄河故道湿地内共统计到植物38科68种,主要水生维管植物共有19科30种,其中国家Ⅱ保护植物3种,分别为野菱、野大豆和莲。湿地内分布于栽培的主要经济植物有梨、桃、苹果等水果以及莲、香蒲、芦苇等水生植物。统计到的植物中,禾本科、莎草科、藜科为优势类,其中禾本科植物种类最多,共11种。⑵ 浮游和底栖动物萧县黄河故道湿地浮游动物主要分布于河流浅水区及沼泽地,初步调查共计有23种,其中原生动物4种,轮虫12种,枝角类4种,桡足类3种。在浮游动物中,以长三趾轮虫、多肢轮虫、广布中剑水蚤、长刺温水蚤、汤匙华哲水蚤、指状许水蚤等为优势种。初步统计萧县黄河故道湿地分布底栖动物共有15种,主要包括腔肠动物门的水螅类,环节动物门的寡毛类、蛭类,软体动物门的田螺类、瓣腮类,节肢动物门的虾类。其中环毛蚓、中华圆田螺、背角无齿蚌、三角帆蚌、克氏原鳌虾、河蟹等较为常见。⑶ 鱼类及两栖爬行类萧县黄河故道湿地分布鱼类5目10科30种。其中鲤形目2 科22种,鲇形目2 科2种,鲶形目1科1 种,鲈形目4 科4 种,颌鳃目1 科1 种。在鱼类组成上,鲤科占绝对优势。萧县黄河故道湿地共分布两栖、爬行动物6科12种,其中两栖纲动物3科6种,爬行纲动物6科8种。种类组成上总体较为贫瘠,具有安徽省二级保护动物2种,分别为花背蟾蜍和中华大蟾蜍。两栖类中以大蟾蜍、黑斑蛙最为常见,其他4种相对较少。爬行类中以丽斑麻晰、无蹼壁虎为优势种,其他为少见或偶见种。⑷ 哺乳类萧县黄河故道湿地分布的兽类资源均为小型兽类,共统计湿地分布兽类5目7科10种。分别为食虫目1科2种、兔形目1科1种,啮齿目2科4种,食肉目和翼手目均为1科1种。⑸ 鸟类萧县黄河故道湿地鸟类共统计有14目32科95种,种类组成比较丰富。以雀形目鸟类种数最多(14科40种),其次为鹳形目、雁形目、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安徽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

景区等级

5A景区
国家最高等级景区
4A景区
国家优秀景区
3A景区
国家良好景区
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地区导航

安徽
查看安徽所有景区
宿州
查看宿州所有景区
宿州十大景区
查看该地区十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