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在岩寺镇孙公桥下游约500米跨丰乐河上,俗称“塔下桥”,南达文几山,北抵逍遥堤,红紫石砌筑,七洞,长约120米,高约13米,明嘉靖丙申年(1536)里人佘文义独资捐建。初时,桥两头双植华表,桥心起榭七间,下为亭,以供游息;上为楼,以位神祗。绕以游廊,可资远眺。未几被纵火所焚,遂不复立。万历、康熙年间,均由佘氏家族维修重建。此桥与文峰塔、凤山台、长坦山一起被誉为笔、砚、纸、案。1969年7月5日被特大洪水冲毁。为方便两岸交通,1987年政府拨款,在其上游约100米处建成钢筋混泥土公路桥,现为歙县至黄山的主要交通要津,现称“文峰桥”。岩寺镇:岩寺镇在黄山市徽州区东部,即东经118°14′,北纬29°14′,素有“黄山南大门”之称,镇政府所在地岩寺既为黄山市徽州区委、区政府所在地,亦是徽州区的中心城区,是徽州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还是经省政府批准的黄山市规划中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蔬菜基地及物资集散地。 岩寺镇建制历史悠久。据资料记载,岩寺得名因于古代村前一山岩上有座寺庙而来。到公元766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安徽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