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导览

景区等级

5A景区
4A景区
3A景区
度假区

地区导航

按省份浏览
按城市浏览
十大景区

快速导航

返回首页
资源列表
热门推荐

戚公祠

市文物保护单位 自然风光 0.0 分

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戚公祠位于于山白塔寺东,在补山精舍之侧,为祭祀抗倭名将戚继光而设。浙江参将戚继光(1528~1587年),明代杰出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率兵支援福建抗倭,在宁德横屿、福清牛田、莆田林墩打了三次大胜仗,给倭寇以沉重的打击。班师回浙江时,福州官绅在于山平远台设宴接风,勒碑纪其功。后人在此建戚公祠,后废。现祠是1918年重建。祠厅建在石岗上,旁有五株苍松,前为平远台,岗台之间跨有天桥。厅东怪石迭垒,中有一石如榻,上镌“醉石”二字,相传为戚公醉卧处。石畔为醉石亭,亭北有蓬莱阁,又有榕寿岩、补山精舍诸胜。祠正厅塑戚公座像,厅两侧壁上悬挂“海疆倭患”、“率兵援闽”、“激战三捷”、“平远庆功”四幅历史画卷,歌颂了戚公抗倭功绩。 戚公祠厅建于民国七年(西元1918年),砖木结构,单檐歇山顶。祠厅正中有戚继光塑像,两边陈列着戚继光的钢盔铠甲、军事著作以及行军干粮光饼、征东饼(模型)等等。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平远台在戚公祠南数十步,始建于宋朝,是戚继光肃清倭寇班师庆功的地方。原建筑物已毁于清初,现在的平远台为是民国22年(西元1933年)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等人兴建的。台高两层,红砖砌筑,下层三开间,进深两间,中供戚继光半身胸像。一层不设楼梯,在北面利用地形高差设置天桥进入二层平台,平台周边有栏杆,中央为上层,面宽及进深均为一间,北面有室外扶梯上屋顶平台。建筑立面没有任何装饰,属早期代主义建筑风格。平远台东北角怪石叠垒,中有一长型巨石,上镌“醉石”两字。相传戚继光抗倭胜利之后,在平远台庆功,酒后散步行至此,卧寝石上,故号醉石。石旁建有醉石亭,亦民国22年建,平面六角型,单檐攒尖顶,混凝土结构,亭柱对联曰“六军一醉海天月,山中草木皆轩昂”。醉石亭下的岩石上镌有郁达夫的《满江红》词一首。这段题刻于“文革-”中遭破坏,后又于1978年重刻。戚公祠厅的西北面有“蓬莱阁”,原为复亭旧址。抗战中复亭为国民党福建省党部主席石有纪下令拆毁,改建为两层砖房,以戚继光出生地命名为“蓬莱阁”。蓬莱阁为青砖砌筑,面阔三开间,进深两间,高两层;墙身为现代主义风格,上加单檐歇山顶。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于山白塔寺东类型:历史建筑祠堂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开放时间:周一-周日:8:30-17:00门票信息:免费开放。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人,明嘉靖七年(1528年)出生。父景通,历官都指挥,曾署大宁都司。戚继光自幼学文习武,17岁时父亲去世,袭职任山东登州卫指挥佥事。当时,倭寇不断侵扰东南沿海地区,戚继光曾写诗明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升署都指挥佥事,对所属3营25个卫所进行整顿,加强训练,巩固山东海防,使倭寇不敢轻易来犯。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福建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

景区等级

5A景区
国家最高等级景区
4A景区
国家优秀景区
3A景区
国家良好景区
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地区导航

福建
查看福建所有景区
福州
查看福州所有景区
福州十大景区
查看该地区十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