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中土坑新石器遣址”位于祁门县凫峰乡土坑村中土坑村民组境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遗址坐落在秀丽的率水河边,其河道成S形状,河面宽畅,水流舒缓。遗址为一椭圆形台地,总面积约有30多亩。这里靠山临水,在此定居,既便于饮水、耕作、养殖,也便于上山避灾。该遣址于2002年8月,被村民江文政发现,当时出土了尖状磨制石矛14件,石镞1件、石锛2件、玉石器1件、陶制鼎足2件。经省有关专家鉴定及现场查看,认定为新石器时期遗址,因而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2月,省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人员对遗址进行了试掘,在探方中,人们从土质结构上文化层的叠压关系和出土器物的组合变化来看,新石器时期-在这里的山民已经脱离了原始人群的流浪-,逐渐走向定居,并且创造了相当进步的-、生产用具。从发掘出土的器物上,可以看出,其石器大都经过通体精磨,刃部非常锋利。有石矛、石镞、石斧、石铸、石铲、石网坠等,其中有一石球尤为引人注目,打制的十分规整,上面刻划有“十”形纹饰。陶器则分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种,有红、灰、黑等品种,从陶陶片标本的总体特征分析,器形有:鼎、鬲、罐、盆、豆、纺轮等。装饰纹饰有:绳纹、蓝纹等,也有一些无纹饰。总之是形式多样,制作甚为精细。此外,在探方内的灰坑里还发现有食用过的桃核,这些都真实地反映出氏族经济以原始农业为主,并受惠于大自然的恩赐,人们从事狩猎、捕捞和采集等经济活动,以奉富的食物链,来改善自己的-。该遗址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古徽州以及周边地区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实物例证,是我省皖南地区至今发现为数不多的新石器遗址之一。保护范围:保护标志碑外,东、南、西、北各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周边1.5万平方米区域。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安徽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