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介绍
心安寺初名文殊茅蓬,又名“心安禅寺”,俗称“六亩田”,位于佛教名山九华山东麓,是安徽省52座重点保护寺庙之一。它南邻黄山太平湖,东望铜陵长江大桥,北接318国道,距青阳县城不足20公里路程。所处海拔800—1000米,高山环抱,俊峰笋立,竹林如海,古枫参天,环境静谧,气候宜人。不因其周围三、四平方公里范围内还有可供观赏的景观景点10余处,且景点形成的传说大都与“仙”有关,有“仙山琼阁”的美称。明初始建文殊茅蓬。清光绪二十八年翠峰寺僧直妙到此,见茅蓬已倒毁,遂“以八元银币购地六亩”,重建庵堂,故有“六亩田”之俗称。后扩充殿宇,易名“心安禅寺”。继之住持僧传本。一九三三住持僧海明。一九三六年住持僧性光,时已具十方丛林规模。一九四三年住持僧海德。继之住持僧海量。一九六六至一九八五年住持僧大行。一九八五至一九八八年住持僧道林。一九八八至一九九六年住持僧演法。一九九六年至今住持僧演慧。现任住持演慧师,俗名金镇明,江西景德镇人。十八岁在浮梁县阳府古寺出家,一九九四年十月在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受具足戒。一九九八年在“六亩田”心安寺当家至今。其间,不仅接通了到寺内的高压电、自来水和电话,还修通了天柱桥至“六亩田”四公里的盘山公路。特别是盘山公路的修通,不仅方便了善男信女的朝拜,同时对九华後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拉动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存寺院为一九三三年修建,三合院民居组合式建筑,正中为大雄宝殿,坐西朝东,二层楼宇,硬山顶。长二十点五米、宽十点八米、高七点五米,建筑面积四百四十二点八平方米。一层为大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和十八罗汉、诸菩萨塑像。二层为“三圣殿”。大殿前南北对称的是云水堂和禅堂,系二层楼宇。全寺建筑总面积一千一百九十一平方米。该寺创建至今虽说刚满百年,但历经8任主持僧的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到如今已形成以大雄宝殿为主,观音、伽蓝、地藏殿为配,附设客房、云水堂、斋堂、禅房等40余间,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规模的大寺,颇为世人瞩目。据说,该寺建成初期曾有过“常住僧人五十,云游挂单三百”的辉煌。但好景不长,由于军阀祸皖,兵燹四起,民不聊生,从民国中期开始,便门前冷落。香火廖廖。至解放前夕,已是破败不堪,奄奄一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贯彻宗教政策,加强维护管理,方起死回生,渐有转机。特别是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寺抓住机遇,仰仗开放,广结善缘,筹措资金,将各大殿修葺一新,重新雕塑贴金了十八罗汉像;建成了能容纳50位僧人诵经早课的殿堂;寺内破天荒地用上了电;收录机进入了僧房斋堂;常住僧人日趋增加,改变了昔日冷冷清清的局面;僧人们坚持农禅并重,按月领取津贴,生活有了保障;九十年代以来先后有两位僧人被选为县政协委员,参议国家大事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