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导览

景区等级

5A景区
4A景区
3A景区
度假区

地区导航

按省份浏览
按城市浏览
十大景区

快速导航

返回首页
资源列表
热门推荐

东崖禅寺

未评级 自然风光 0.0 分

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东崖禅寺位于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东峰顶,坐落于巨岩之上,海拔871米,在此可眺望长江,俯视九华镇,仰观天台顶,环顾九华群景,佛国风光,一览无余。唐开元末年,金地藏新罗国王子金乔觉初来九华山居于东崖洞穴,常在洞旁岩石上晏坐清修。唐至德二年(757年),山下居士诸葛节等数名乡绅游山,行至东崖,见金地藏之苦行,深为感动,发心修建化城寺,请金地藏离洞居住。明正德年间,有僧周经于此结茅,后建“晏坐堂”,以祀金地藏。心学大师王阳明曾两次来此与周经谈经论道,相契甚深,并互有题赠。万历年间释普通易“晏坐堂”为“东崖精舍”,因石崖位于化城寺之东故。明末,扩建了大雄宝殿和天簌轩。清同治九年,住持定慧重修大雄宝殿并建万佛楼、地藏殿和禅堂。民国初年,释心舟主持修建了僧寮,名为“走马通楼”,高达五层,可容数百人,安单接众,遂成十方丛林,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1920年,心坚住持东崖寺,于化城寺右侧兴建了一座大型寺院——东崖下院。上院主佛事,集法会;下院则广接十方僧侣游人。1933年,东崖上院毁于火灾。缘化,僧众皆迁于东崖下院。1940年,下院又遭兵燹,祗存云水房。1980年,下院改建为东崖宾馆。东崖禅寺四周有许多名胜古迹。石崖之东有古洞穴,深数米,宽三米。洞口堆云东崖寺如雪,取名“堆云洞”,为金地藏初至九华楼身之所。洞上之东岩,巨石方正,金地藏常于石上诵经观景,晏坐清修,故此石有“晏坐岩“晏坐岩”之名。石崖之西、南两侧有摩崖石刻。南侧之“飞身处”传为金地藏出入东崖之处。西侧之“云深处”、“云舫”、“赠周经和尚偈”为王阳明手书。当云涌之时,远望此岩,形如巨舫,故有“云舫”之誉。“东崖云舫”为九华山十景之一。东崖之西北有一泉,当年地藏于洞中被毒虫咬伤,时有一女子至,曰:少儿无知,愿出泉补过,指引西北一石便眨眼遁去。金地藏揭石见泉,泉水清澈甘美,以泉洗伤,即刻痊愈。后知为龙女所助,“龙女泉”由此得名。1995年,东崖上院在释果慈主持下重新修建,现佛教建筑主要有大殿、圆通殿、寮房等。寺院还在继续扩建。东崖禅寺现任监院果慈法师,32岁,江西人,1991年出家为僧,师从慧心法师。石崖之西、南两侧有摩崖石刻。南侧之“飞身处”传为金地藏出入东崖之处。西侧之“云深处”、“云舫”、“赠周经和尚偈”为王阳明手书。当云涌之时,远望此岩,形如巨舫,故有“云舫”之誉。“东崖云舫”为九华山十景之一。东崖之西北有一泉,当年地藏于洞中被毒虫咬伤,时有一女子至,曰:少儿无知,愿出泉补过,指引西北一石便眨眼遁去。金地藏揭石见泉,泉水清澈甘美,以泉洗伤,即刻痊愈。后知为龙女所助,“龙女泉”由此得名。东岩西北谷有一泓清泉名“龙女泉”,相传僧地藏初结茅,绕行择居,颇渴,有女告以泉处,地藏发石果得泉。此即“龙女献泉”故事的由来。东岩云舫旁有东崖钟楼,前行有东崖禅寺、观音庵等景。再前行可到百岁宫及新建的五百罗汉堂。东崖云舫东崖脊顶,巨石方正,其形如舫,故有“东崖云舫”之称。明时在脊顶建寺,万历年间名“东崖精舍”,民国初建5层走马通楼,安单接众,遂为十方丛林。1934年1月遭火毁。现寺由住持僧果慈于1995年至1996年在原址重建,坐北朝南,民居风格,内有大雄宝殿和地藏殿。殿南悬崖建有”飞弘桥”,中有六角亭,一桥连接大殿与悬崖,”天堑变通途”。东崖禅寺设计精巧,风格清新,雄踞峰顶,气势磅礴。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安徽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

景区等级

5A景区
国家最高等级景区
4A景区
国家优秀景区
3A景区
国家良好景区
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地区导航

安徽
查看安徽所有景区
池州
查看池州所有景区
池州十大景区
查看该地区十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