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导览

景区等级

5A景区
4A景区
3A景区
度假区

地区导航

按省份浏览
按城市浏览
十大景区

快速导航

返回首页
资源列表
热门推荐

沙京龙泉寺

区文物保护单位 自然风光 0.0 分

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龙泉寺在鹤上镇沙京莲花山麓,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重修、扩建,重建和新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山门、法堂、钟鼓楼、达摩祖师堂、藏经楼、斋堂、放生池、观音堂等。前殿单檐悬山顶,大殿垂檐歇山式,均为木构,殿内竖立12根双人合抱的石柱,柱础、础盘保留唐代构件;屋顶部分保持清代重建时的原貌。寺周层岩叠石,风景幽美,还有“流米佛”、“中丞石”、“龙井”等古迹,并保存有许多古代名人题刻。原名西山寺,《淳熙三山志》龙泉院条目载:「时有僧师邑人曰怀海,甚谨,一日令浣巾,久之,师语诘其由,曰:「适见青黄二龙戏井中」。仍以钵往贮,以示师。师心异之,因令游方,後果於百丈开山着丛林规式,盛行於世。咸通中尝录所受业及见龙之由奏之,仍赐今额。朝梁承圣三年(西元554年)始建,原名西山寺。唐大历二年(西元767年),乡人王木尊「落发于西山慧照和尚」(一说潮阳西山),法号怀海。怀海后承马祖道一衣钵,在洪州百丈山开道场,作《清规》为禅门规矩。怀海「元和九年(西元814年)正月十七日证灭于禅床,报龄六十六,僧腊四十七。」唐大中十三年(西元859年),邑人以百丈禅师成就及当时于井中见龙之异事呈报新登基的唐懿宗,懿宗遂赐名龙泉禅寺。五代天福年间,僧普明开拓其寺基。宋淳化年间(990—994年)乡人潘宗捐资修寺,元年「庚寅」治平年间(1064—1066年)再次大规模修葺。宋绍圣(1094年)後,有林户曹、郑建州、林龙图等文人来寺中赋咏,寺为之兴盛一时。明天顺(1458年)初,寺田荒芜,寺院被毁坏,法堂地沦为停柩场所。明万历四到七年(西元1576-1579年)知府陈玉、县丞叶时敏等修复龙泉寺。叶时敏子叶有禄与住持僧隆琦同建弥陀殿、观音堂等。明天顺年间(西元1457-1464年)沦为停柩场所,明末,清兵入寇,龙泉寺毁于战火,乾隆间,僧光後礼请黄檗智幢和尚、鼓山常明禅师入主龙泉寺,僧众达二三百人。乾隆二十六年辛已九月(西元1761年),重建大殿及东西两舍各五间,又于大廊下分建伽蓝百丈庭等。咸丰八年(西元1858年〉邑人李德憨重修。至民国,寺又式徽。抗战後期,长乐曾陷敌手,僧散寺墟。五十年代在寺院里办起畜牧场。文革结束後,雪峰寺瑞森上人率徒广禅来山兴复。1983年以来,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重修和扩建殿堂等,全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沙京龙泉寺”横额。1986年4月29日,长乐县人民政府公布龙泉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包括寺周边摩崖石刻。鹤上镇:[历史沿革]:鹤上,原名鹤峰,宋代为昌化乡,属于三都。明初,因新辟一湖于纵横两港道间,登鹤峰山俯瞰,犹如“上”字,乃改称鹤上。解放前为鹤云乡(鹤上与云路乡合称),解放初期划为二区,1958年成立鹤上人民公社,1985年改为乡,1990年改镇建制至今。 [地理位置]:鹤上镇位于长乐市中部,北连吴航镇,西接首占镇,东北与金峰、潭头两镇交界,西南与古槐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福建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

景区等级

5A景区
国家最高等级景区
4A景区
国家优秀景区
3A景区
国家良好景区
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地区导航

福建
查看福建所有景区
福州
查看福州所有景区
福州十大景区
查看该地区十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