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导览

景区等级

5A景区
4A景区
3A景区
度假区

地区导航

按省份浏览
按城市浏览
十大景区

快速导航

返回首页
资源列表
热门推荐

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黄莲寺,位于六安市城西南二十公里的皖西名镇苏家埠。该寺始建于北魏,据寺内原有碑文记载,寺庙原名为“古林禅院”。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下诏全国重建寺庙,有尉迟恭监造,该寺也在重建之列。传说重建竣工之际,庙前池塘绽开无数黄色金莲,此情上奏朝廷,太宗称之为盛世奇观,遂赐名“黄莲寺”。据《同治六安州志》记载:“黄莲寺州西四十里,前有池旧产莲色如金故名。明嘉靖七年重修得断碑载建炎年号。黄湖诗曰:春寺随山泊,寻幽独露矶。晚阴重散步,佳胜感斜晖。后圮康熙三年僧绪祯,慧巧募修,五十八年僧镇玉重修华整。”历史上的“黄莲寺”,曾有前殿、中殿、后殿及东西两厢计房屋五十五间半,寺内天王殿、大殿、地藏殿、十王殿、三圣殿、藏经楼、念佛堂、客堂等一应俱全,有菩萨百余尊,尤其是三尊大佛系用铜铸,每尊重一千两百斤。因而才有“黄莲寺不算穷,还有三千六百斤铜”的戏说。 继任主持,遵照师训,带领大家节衣缩食,艰苦奋斗。为建设一个融宗教传统、民族风格、佛教活动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黄莲寺而不懈努力。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十几年来全寺僧人、居士的努力,海内外信士的大力资助,使黄莲寺成为海内外闻名的名刹。今日黄莲寺,一座座建筑金碧辉煌,气势雄伟。黄莲寺占地面积23亩,寺前池塘水面10余亩,四周围墙为红色涂墙,彩色琉璃瓦。山门门前左右各立一座石狮,山门门楣匾额有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书的“黄莲寺”装金大字。第一进“弥勒殿”,殿内供奉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和背后0韦驮菩萨,两边为高大威严的四大天王。第二进大雄宝殿,中间有三尊大佛均为丈二金身,背后塑海岛观音,殿内两侧分立18罗汉,后为文殊、普贤。第三进观音阁,此殿为多角翘檐多层楼阁设计,款式在安徽尚属罕见。观音阁底层为观音殿,全部雕梁画栋,彩绘天花。观音殿正中二楼以上设计有六角形穹顶,绘有六幅不同造像的观音菩萨,其形态智慧、慈祥,画法精致。观音阁二楼以上为藏经阁,上有描述释迦牟尼成佛故事的图文。 修复后的黄莲寺建筑,为防潮湿、防白蚁和防火,均为钢筋混凝土仿土结构古典建筑。大殿高大整齐,明亮宽敞,雕龙画凤,巍峨壮观。殿内佛龛上菩萨金身,挂件及装饰用品无不体现出较高的艺术造诣,即使是壁画、书法和匾额也不泛为专家名人真迹。寺内还按大殿中轴线规划布局,以弥勒殿、大雄宝殿、观音阁为主体,自南向北。在弥勒殿与大雄宝殿之间,两侧建有东西厢房,东厢内有药师殿、客堂、钟楼、图书馆;西厢为祖师堂、念佛堂、鼓楼、上客堂等。在与大雄宝殿平行的两侧,东为藏经楼、方丈室;西侧为大寮、斋堂等。与观音阁平行一线为五百罗汉堂、观音殿、地藏殿、七层祖师塔及园林式的碑林建筑,为黄莲寺增辉。寺内在建好山门、黄莲路的基础上,进一步美化寺前庙塘,将塘一分四池,即:花鱼池、放生池、荷花池、黄莲池。塘中心建凉亭、水榭、喷泉、滴水观音像一尊,以曲径回廊连接四座小桥。建月牙桥、赵州桥、苏州桥、黄莲桥等,以供游人香客浏览休息。黄莲寺自1987年恢复佛事活动以来,成为方圆数十公里内唯一的佛教活动场所和旅游观光胜地。黄莲寺每年有大型庙会十余次,平时佛事活动不断,香火旺盛。已经吸引省内外及海外人士观瞻进香,每次多达数万人,平时每天有香客数百人。按照佛事活动和旅游的需要,寺内已规划将各通道贯通,每道口设计一雕塑造型;寺内培植银杏、花木、盆景和名贵树种,香客可冠名,将美化环境与广结善缘结合起来;寺里力争恢复原有“槐抱梓”、“梓抱槐”、“槐抱钟”、“回头鹿”、“黄莲池”等古迹。黄莲寺现存22尊历代传世佛像,重塑菩萨金身。其中一铜像背刻有“大同三年蒋景为考妣敬造”字样,距今有1467年历史。另一尊铜铸装金观音大士像,高一米余,镌刻有“大明崇祯四年王经保发心捐资铸造的白衣送子观音”字样,距今373年。3特色奇观:编辑黄莲寺,世代相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槐抱梓、梓抱槐”。其实原山门东西两侧,有两对槐梓古树连生,因年代久远,形成缠抱奇观。“槐抱钟”,据说古代寺东有一古槐,上挂铜钟一口,年代长久,钟壁被槐树树枝缠裹,钟身被嵌入树内,无须吊挂,形成“树抱钟”。“筛子地”,苏家埠地处河湾,地势低洼、汛期积水易成内涝,唯黄莲寺这块土地例外,再大的暴雨,雨过地干,从不积水,像筛子漏水一般,无须修下水道。传说当年寺院内汛期也常有积水,为此尉迟公用鞭杆在院内地上捣了许多洞眼,让水从洞眼漏去,从此再无水患了。“飞来钟”,古代山门前荷花塘边有钟一口,传说寺僧睡梦中佛祖要赐黄莲寺铜钟一口,令其醒来开门迎接,因寺僧贪睡,开门迟了一步,铜钟被倒扣在庙塘边,如从天降。“回头鹿”,寺庙内原有卵石铺就的通道,不知什么原因,每当雨天来临,卵石回潮颜色变重,出现一回头鹿造型,使人赞为奇迹。黄莲村:黄莲村位于苏埠镇正东,紧邻镇区,距六安市区20公里。苏戚路东西贯穿全村,祝张路和机场路南北穿越,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 全村辖8个村民组,1070户,3918人。设1个党支部,下设8个党小组,党员78人,其中9名女党员。耕地面积2214亩,农作物以水稻和油菜为主,麻类和蔬菜为辅。 近几年在村两委的帮带扶持下,返乡农民工积极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安徽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

景区等级

5A景区
国家最高等级景区
4A景区
国家优秀景区
3A景区
国家良好景区
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地区导航

安徽
查看安徽所有景区
六安
查看六安所有景区
六安十大景区
查看该地区十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