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导览

景区等级

5A景区
4A景区
3A景区
度假区

地区导航

按省份浏览
按城市浏览
十大景区

快速导航

返回首页
资源列表
热门推荐

达蓬山摩崖石刻

全省文物保护单位 自然风光 0.0 分

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在南凌云路南段,露岩峭壁有摩崖石刻。内容为梵文音译"嘛呢叭咪哞",为佛教密宗语,即-教六字真言。计长6米,高1.2米,年代无考。新筑平台,置石桌、石凳,供游人小憩。达蓬山摩崖石刻由佛迹洞摩崖题刻和秦渡庵画像石刻组成。佛迹洞位于达蓬山磨坊岗南部,洞口朝西南。洞深10米,宽5米,洞南壁下部留有一只硕大的天然左足迹,此足迹与普陀山“观音跳”的右足迹有异曲同工之妙。相传唐天宝元年,僧达慧在洞中结庐修行时发现此足迹,以为佛迹,遂称之为“佛迹洞”。佛迹洞东壁刊摩崖题刻三则:第一则题刻文:“巍巍达蓬,跨海之东,古留佛迹,今逢慧公。自来十载,苦志潜踪,达摩面壁,仿佛宇风。乃辟石洞,乃肇大雄,梵音振起,海音聿通。指挥花落,入定云封,佛迹维异,师行维崇。余聆其铎,语语透宗,虎溪相过,敢附陶翁。游佛迹洞谒慧初大师,率笔志之。赐进士翰林院修撰秦宗游题。康熙丙子年仲冬。”第二则题刻文:“武林钱竽、锦屏陈邦彦皆奉亲来瞻佛迹。隆兴二年二月廿四日。”第三则题刻文:“县宰唐仲温,携家来礼古佛足迹,访禅师遗趾,扪萝穿石,小休洞口,东眺沧海,真胜游也。子士贤,孙祺孙侍行。时淳熙九季,清明前一日。”达蓬山佛迹洞因佛迹而闻名,摩崖题刻始于南宋,终于清初。1645年,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游佛迹洞后,曾作《海赋诗》二首:其一,“伛偻入古洞,天光忽天霁。危石削双门,蹠痕粲五指。浑然太古中,岂是开元始”;其二,“剥藓见题名,情亲异代魂。隆兴钱集锦,淳熙唐仲温。攀萝复穿石,胜迹今尚存”。秦渡庵画像石刻位于佛迹洞东南侧百米远的崖壁上,画像石刻朝东,画面上端居中刻“灵台自若”四字,下为灵台、神龛。神龛两侧刻“比丘圣灵塔”和“康熙庚子春”字样。“比丘圣灵塔”刻联左边有画像石刻三组:左上方为骑鹿老翁;右为鲤鱼跃水及一艘在汹涌波涛中行进的大船;下方刻一组人马过一高大拱桥。“康熙庚子春”刻联右边有画像石刻五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及一幅人牵犟驴过桥图。整个画像石刻浑然一体,根据其总体布局,人们把石刻想象为“仙翁指路”、“飞越龙门”、“攀登天桥”及“四神护佑”。达蓬山摩崖石刻1986年8月由慈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列为慈溪重要的旅游景点。龙山镇:龙山镇位于富饶的慈溪大地的最东端,南面紧邻港城宁波,东北濒临杭州湾,329国道横穿腹地,距宁波市区仅30公里,交通便利。杭州湾大桥建成后,龙山至上海仅需1个半小时。全镇总面积54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农垦场,在册人口2万,在册人口约为2万人。 历史源远流长 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即有人居住,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龙山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浙江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

景区等级

5A景区
国家最高等级景区
4A景区
国家优秀景区
3A景区
国家良好景区
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地区导航

浙江
查看浙江所有景区
宁波
查看宁波所有景区
宁波十大景区
查看该地区十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