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介绍
沙氏故居位于鄞州区塘溪镇沙村,2005年3月16号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沙氏故居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为一幢二进四开间砖木结构住宅。南北长38.80米,东、西宽14.80米,占地面积574平方米。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布局由南而北第次升高。这里地处梅岭山脉北麓,背倚青山,面临大溪,峰峦挺秀,溪流清洌,环境十分幽雅。故居为沙孟海(沙文若)、沙文求、沙文汉、沙文威、沙文度沙氏五兄第出生、居住、工作过的地方。 沙氏五兄弟中的老大沙孟海是当代最为杰出的书苑宗师之一,曾担任过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副主席、西冷印社社长等职,他积七十余年之功力,精心翰墨,造诣宏深,成就卓著,以雄浑刚健的书风,独步当今书坛;0沙文求烈士是早期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曾在故居组织、领导农民进行反霸、反奸商斗争,从此点燃了鄞县、奉化两个地方的革命火种,给予反动派以沉重打击,1928年参加广州起义后牺牲,时年24岁;老三沙文汉同志是共产国际的红色间谍,长期从事对国民党军队的策反工作,重庆号起义、第二舰队起义都倾注了他的心血,解放后出任浙江省第一任省长;老四沙文威是沙氏兄弟中最早接受无产阶级革命思想,长期从事党的情报工作,利用沙孟海先生的掩护为党做了许多有贡献的情报工作,是李克农、潘汉年手下的谍海干才;老五沙季同从小受其哥哥革命思想之熏陶,自幼就在家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38年赴延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被康生陷害,英年早逝。 大革命时期,故居为沙文求烈士等革命先辈领导开展农民运动场所,是中共宁波地委直属沙村党支部开会、对外联络工作的据点,是点燃鄞、奉两县革命火种的发源地之一。1926年初,沙文求烈士受中共宁波地委派遣,回故乡从事农民运动,组织成立沙村农民协会并发展党组织,他领导农民进行反霸、反奸商斗争,故居成了革命运动的中心,势力影响到鄞、奉二县,给反动派以沉重打击。 特定环境下的特殊经历使沙氏五兄弟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乃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艰苦斗争的忠实缩影,沙氏故居中不仅仅沙氏兄弟出生的痕迹,更留下了他们为了革命奋斗时留下的足迹。在新的时期,沙氏故居必然会成为人们缅怀革命烈士,继承烈士精神,激励人们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场所。生平简介 沙孟海(1900-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他出生于名医书香之家、幼承庭训,早习篆刻,曾就读于慈溪锦堂学校,毕业于浙东第四师范学校。20岁前后,他的书法已有很大名声了。1922年,沙孟海到上海担任家庭教师期间,有幸接触令他十分仰慕的康有为、吴昌硕等大师,对以后沙孟海的书法和篆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25年他任教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