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介绍
闽清杏园古民居坐落在福建省闽清县鹿角村360号,始建于1925年-1927年间,占地面积25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集明清、民国及南洋建筑风格,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南方古民居。1987年,刘观邱四个儿子将杏园东北、西北面洋楼进行了改建,在主体格局不变的情况下,形成四合院落的总体布局。2020年由刘观邱孙辈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上,进行了第三次的修缮,形成特色独具的古民居。建筑格局杏园为南方四合院落布局,整幢建筑由正座、书院、回照、天井、门亭、后院、东南面小洋楼、横厝、前院花园、水井等组成,占地面积2500平方左右。正座为庑殿顶,五脊四坡,五开间六扇墙、四青砖檐柱,中间正厅分上下两层。正座后面为四青砖廊柱,柱上四根出檐木柱。官房共分三层和屋面隔层,即三层半。书院为砖混两层,悬山顶。门亭为三坡庑殿顶,三踏石阶。中间为天井。东面书院已改造为5个标间、1个餐厅、1个厨房。横厝为悬山顶土木结构。现仍保留了百年土坯墙。建筑特色杏园建筑风格在福建南方独具特色:1、庑殿顶正座组成的四合院落,有别于常见的火墙厝。2、中间正厅为两层共挑高7.5米,两边官房却为三层结构,这样厅堂与官房间结合部为错层式结构,两侧官房高2.5米,正巧是现代SOHO建筑中的标准高度。3、房内处处设有暗道,间间无死角,外墙设枪眼口、瞭望口,设置逃生门。4、二楼走廊在木地板上增设洋灰地板(当年水泥称洋灰),在软基木板面上铺设水泥,却无伸缩缝,历经百年不开裂,不起砂,实属奇迹。5、一楼厅堂有南洋拱门式青砖砌法,样式结合西洋教堂风格。杏园人文:1、鹿角刘氏廿八世学国公,即刘观邱父亲。一生好行善事,捐资助教,义务为村民修桥铺路,时任国府主席林森为其亲题“一乡善士“匾额。现已高悬中堂之上。学国公墓为闽清第一大私墓。2、杏园也是刘含怀的故居,刘含怀曾创办全国著名婚介:烟山鹊桥,并著有《月老的报告》、《我的生命没有空白》等多部著作。2021年5月杏园改造成特色民宿。集古建、休闲、农家乐为一体的文旅古民居,带动周边产业发展,为振兴乡村助力。杏园古民居地址:福建省闽清县鹿角村360号类型:古民居坂东镇:闽清县辖镇。1958年设坂东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58.5平方公里,人口4万。省道五秀线、县道湖璜公路贯穿全境。辖湖头、鹿角、朱厝、杨坂、坂中、坂东、溪西、历埔、旗峰、楼下、文定、下洋、秋峰、坂西、李坂、贝兰、限头、塘坂、新壶、林田、仙下、车墘、仁溪、墘上、前埔、洪安、溪峰27个村委会和坂东居委会。工业有建筑、建材、食品、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