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介绍
主峰景区是天柱山精华游览区,总面积8.20平方公里,以奇松怪石、古松茂林为主要特色。这一景区集中有独特多样的花岗岩峰林与峰丛相间地貌。奇峰雄险,怪石嵯峨,峡谷幽深,洞玄府秘,移步换景,处处端秀神迷,贵在自然。另外,主峰景区还可观赏到变幻神奇的时景。因季节与天气而异,可以观赏到佛光、紫气、日出、日落、云海、晚霞、雾淞、雪霁等游人平常难得一见的大千景象。索道概况天柱山风景区内现有两条索道,分别天柱山索道和大龙窝索道,往返上下,十分便捷。天柱山索道俗称“一索”,由天柱山风景区名胜区管委会和香港华山贸易公司合资兴建,于1995年10月正式对外运营,全长726米,高差304米,每小时可载客350人,到上站约需9分钟。上下左右看到激水瀑布、老鹰敛翅、金蟾观月、古猿望江等景点。丹砂峰,海拔940米,旧志称“世传有丹砂,人不能取,中夜或见红光,远近皆视。”旧志丹砂之说实属道教色彩。峰顶覆有略呈红色的砂砾,是天然本色所致。青龙湖位于青龙涧东,激水瀑上游。原名蛇形坦,系拦截青龙涧、飞来涧的汇水形成的人工湖。面积约2000平方米,湖面形如一只青色蝌蚪,湖上有青龙、丹砂两座石拱桥,湖西有观云楼,湖东是丹砂亭,湖周松苍花繁,亭台云峰倒映湖中,风光清奇瑰丽。天柱山庄天柱山庄由原来的天柱山庄和卧云山庄合并而成,是天柱山主景区内的一家达到星级服务标准的现代化多功能宾馆,拥有标准客房180间,其中观云楼为三星级标房,晴雪居为二星级标房、四合院为普通标房,大小餐厅10间,可同时接待400人住宿、800人就餐。山庄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东西关景区交汇的黄金地段,串连天柱山索道与青龙涧索道,紧傍风景秀丽的青龙湖,水清清,湖碧碧,山秀秀,风徐徐,是休闲观光、商务娱乐的理想之所。大龙窝索道引进奥地利进口设备的天柱山大龙窝索道工程建设总投资1.1亿元,经过一年多紧张建设于2013年4月26日正式投入运营。大龙窝索道最大运载量为2000人/小时,乘坐大龙窝索道的5分钟过程更是一段俯瞰天柱山万顷山川青翠欲滴的原生态植被的审美享受。六月雪过了天柱山庄,万绿丛中,呈露出一片片白沙丘,晶莹耀眼,人行其上如履雪地,吱吱作响,即使是盛夏正午,也不由人有寒意透背之感。如遇雨后初晴,阳光灿烂,砂山经雨水冲刷,洁白无瑕的石英石,反射出五颜六色的光彩,绚烂妍丽,远眺其景,其妙致极。如若月夜,风清月明,天宇无尘,你远远望去,月光与“雪”色辉映,整个山峰光华亮丽,倍具神奇。这就是我们游览主峰景区的第一个景点----六月雪。飘云瀑天柱山的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不知大家留意了没有,从山庄出发,一直到现在总有那么一条溪流在不声不响地伴随着我们。请大家顺我手指的方向观看右前方,这就是天柱山有名的瀑布之一----飘云瀑。“飘云瀑”高12米,与天柱山的“飞来瀑”一脉相承。发源于飞来峰,流经牛马城青龙涧,清澈明亮的溪水,从密密的松林中流出,从石崖的顶部跌落而下,远远望去像是蓝天上飘落的一块飘动的白云,像是九天仙女在抖动长袖,为你的到来轻歌曼舞。崖壁皖图在飞来峰的西部的石壁上,由于泉水的长期侵蚀,形成一块石鳞斑斑酷似“龙鳞”的斑块。细心的游客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那外围轮廓与我们现在安徽省地图的轮廓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就是天然的“皖图”。振衣岗振衣岗,古代先民看到大山大岳很神秘,云出于山,水流于谷,鸟兽也在山林中栖息,于是他们认为,有神主宰(天柱山敬奉司元真君神)。于是他们对山岳产生崇拜,这种遗风沿袭下来,朝山前,为调整心态,在这里稍作停顿,整理衣冠,以虔诚态度朝山,故称“振衣岗”。自振衣岗向左,进入乌龙峡,乌龙峡下至南关口,上至天柱松,全长1400米,窄处仅7米,奇松、怪石、烟云吞吐,一派峡谷风光。自振衣岗向右,则是神秘谷路线,两条线路景观不同,到天池峰会合,这里介绍总关寨线路。联珠双桥这石拱桥桥身、拱洞,封闭拦板按唐式营法建造,前有大石迎人,因石拱、索拉两桥一端均架在一块兀立的大石上,称为“联珠双桥”。少卿草堂少卿草堂遗址,唐贞元年间,舒州刺史吕渭号少卿,字君载,时年皖山东南忽然开裂,皎莹如玉,渭奏帝,改万岁山为玉照乡,他看这里奇花异草,泉壑优美,筑草堂三间,一有空闲就到此饮酒吟唱。总关寨宋末,元军南下,当年刘源聚军民10万余人,拒守天柱山,与元军对抗作战,坚守18年之久,刘源在天柱山设有东、南、西、北四关寨口和总关寨,神秘谷内是刘源屯兵之地,总关寨是他的总指挥部。1998年,天柱山管委会在原有遗址恢复总关寨,下有运兵孔,上有碟墙,上为百步云梯,70度坡面,很陡。请各位格外小心,手脚并用,努力攀登,过大王松,左为乌龙井、祷雨台;右为司元洞秘府,史书载“下有水晶崖直通苍海”。宝月、飞来、衔珠、三台、天池、五指诸峰环绕,是主峰区峰峦集中处。牛马城这是一片丛林茂密、水草肥嫩的山间盆地,就是当年义军首领刘源抗元时作为义军放牛养马、给养中转的“牛马城”。曾几何时,这里一排排牛栏马棚,一群群膘肥体壮的猪马牛羊,一缕缕冉冉升起的炊烟,牛哞马嘶,鸡犬相闻,一派繁忙而不失恬静的山村景象。当年进出天柱山总关只有一条路,即从马祖庵经青龙涧、良药坪,再由陡峭石壁上的栈道进入西关寨之后到达总关。“神秘谷”通向“牛马城”,这条秘密通道是刘源义军进驻总关后发现的,山外的百姓和元军无人知晓。粮草给养在战争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刘源把这秘密的山间盆地作为粮草库,足见其卓越的军事才能。龙吟虎啸崖横亘长约3华里,相对高度约为200米的威然耸立的山崖叫“龙吟虎啸崖”,为龙吟崖与虐啸崖的总称。西自飞来峰,东到五指峰,崖势高耸,插入云端,崖畔终年吞云吐雾,松涛澎湃,劲风过崖隙声如虎啸龙吟,气势磅礴。史书记载:“龙吟虎啸处,神仙会聚地”。“龙吟虎啸崖”怪石罗列,沟缝参差,古松苍劲,构成一幅幅精美的壁画,瞧,“大象观日出”、“二仙归来”、“老鳖探海”、“金龟觅珠”等等一组组神似形真的抽象派作品无不使人回味无穷,美不胜收。飞来峰在“龙吟虎啸崖”的最西端,一峰独立入云,峰顶巨石如盖,浑身石骨,浅浅的水痕遍布全身,这就是天柱山第三高峰----飞来峰。它海拔1424米,整座山峰为一整块巨石构成,顶有一石长约3丈有余,围长30余丈,高丈余,浑圆如盖压在顶峰,似从天外飞来,石称为“飞来石”,像一顶华冠戴在峰顶。峰因石名,叫飞来峰。飞来石俗称“盖帽儿”,从南面看,如帽如笠;从北面看,如棋如磨;从东看,如球如拳;从西看,则如牛眠虎卧。飞来峰还有一个传说:相传乾隆爷游皖山,听地方-介绍飞来石,他脱口而吟诗:“飞来未必是飞来,定是世人胡乱猜。飞来如何不飞去,不能飞去怎飞来?”据说当即天气突变,乌云翻滚,风沙大作,飞来石砉砉欲动,顿时地动山摇。乾隆爷吓得跪拜在地,心想触怒了山神,立刻改口道:“飞来一定是飞来,不是世人胡乱猜。既然飞来又飞去,当初何必要飞来?”话音刚落,云开风定,飞来石归复原位,一直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模样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