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导览

景区等级

5A景区
4A景区
3A景区
度假区

地区导航

按省份浏览
按城市浏览
十大景区

快速导航

返回首页
资源列表
热门推荐

卧佛台遗址

全省文物保护单位 自然风光 0.0 分

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卧佛台遗址位于滨城区,为龙山文化遗址。龙山文化为主兼有商周时期遗存。位于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北街。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民在卧佛台附近构筑工事,曾发现部分珍贵文物。1954年出土部分黑陶片、石器、蚌、骨等器物和残片,经有关单位鉴定为龙山文化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6年滨县油棉厂在卧佛台取土,地表80厘米以下发现大量黄砂,黄砂里面夹有石器、骨器、蚌器、陶器和兽骨,但当时的取土工作已造成大量文物流失,遗址地貌与文化层被严重破坏,“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号遂撤。遗址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300米,总面积45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1.5米左右,上层零星存有商周文化遗址,出土为夹砂灰陶鬲、泥质灰陶豆,罐、壶等;下层为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物有石斧、石铲、石锄、石镞、骨锥、骨笄、泥质磨光黑陶杯、蛋壳陶片、野猪牙、马牙、鹿角等。出土器物纹饰多为素面,少量弦纹、划纹、附加堆纹,器形规整,器壁均匀,多留有螺旋纹和切割痕迹。最近经省考古专家对卧佛台出土遗物进一步论证,又发现了距今6100—4600年的大汶口文化,可辨形器物有鼎足等。卧佛台出土的器物比较典型,是鲁北最早发现的一处龙山文化(甚至更早的文化)遗址,早在数千年之前,这里河流由西南向东北穿过,气候湿润,雨量充足,植被丰富,适合人类生存和动物生长。据明《滨州志》云:“卧佛台,始归侯氏,更董氏,易王氏,少司徒张氏伯仲贸之为城市隐。”少司徒指明嘉靖年间南京户部尚书张西铭,张氏在台上植果木,起书舍,群弟子而授之。由于子孙发科,这里俨然成了风水宝地。卧佛台后归杜氏,即以“一门十二进士”闻名天下的滨州杜家的八世祖杜诗。杜氏进一步在台上“植松柏,营廊舍,教弟子读书其上”。1983年8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滨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山东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

景区等级

5A景区
国家最高等级景区
4A景区
国家优秀景区
3A景区
国家良好景区
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地区导航

山东
查看山东所有景区
滨州
查看滨州所有景区
滨州十大景区
查看该地区十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