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介绍
大泉洞,原名“鲁溪岩洞”,位于白崖山西南麓,系石岩天然溶洞。经省、地、县联合调查,在已开放的长达六百多米、宽约八至十二米的地段内,洞中有洞,大小百余个,由钟乳石形成的大型景物四十多处、小型景物近百处。这些景物,千姿百态,鬼斧神工,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使整个岩洞宛如一座大型自然艺术宝库。该洞自古以来,就很出名,但名闻遐迩,还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此洞营建始于一九七九年,初期工程,投资二十多万元,主要用在凿石为径、险处护以石栏以及安装一些照明设备。现计划把青山水库、古市林场、大泉洞联为一个旅游区。一九八三年正式开放后,从中央到各省市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接踵而至。大泉洞口前,有一古树,枝叶婆娑,有如绿盖。洞外周围,即林场林区,碧波起伏。洞口高数米,呈不规则椭圆形。洞壁由石合成,没有缝隙。一拉开电灯,洞内华灯齐上,其景物便历历在目:南宋绍兴年间,一位针叫李孝廉的,避兵祸于此洞,尚有他的“饭和鼠耳蒸来软,羹杂羊蹄味带酸”的残句。前行约十米便是玉帘高卷的一道门,“门帘”垂壁,纹理清晰,即洞中第一景“卷帘迎宾”。进门左转弯处,便是“兜肚泉”,兜贴崖壁,中贮清水。据说,泉上岩石滴水则天雨,不滴则天晴,是一天然的“预报器”。接着便是“饮马槽”,为长方形,紧靠“兜肚泉”,长约八米,槽内清水不断。传说,在一九一八年,有一将军过此,物地牵马入内饮水。对面有“海石花”,石花盛开,直径盈尺。前行数米,右岩钟乳下垂,条条横空,错落有致,长二台阶十一级,右转弯,便是“观音台”,形如圆厅,四壁雕玉,约二十多个平方米,顶呈穹窿,“莲花”簇拥一台座,说是观音端坐之处。还据说,诚心者即可见到观音。“观音台”对面,洞顶又开一洞,即“洞中公园”,洞中“花卉”丛生,洞口并坐二人,形如情侣,似在窃窃私语。左前侧,即“北国风光”,形如悬崖垂冰,并有“冰山游仙”。“洞中公园”后侧,为“三士相会”,似在互打招呼。传说,吉时天大旱,山林田野如焚,有道士三人,为群众进洞求水,和火龙苦斗,同归于尽,泉水如决堤而出,小港水满,接着便有三根木条随水飘出洞外港中,逆流而上,乡人认为是道士的化身,即雕为三士送入洞中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