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介绍
舜帝陵位于宁远县城南三十公里处的九疑山,是中华民族始祖“五帝”之一——舜帝的陵庙。舜帝陵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分为两个自然院落,九个单体建筑,从外入内有玉带桥,仪门、神道、山门、干门、拜殿、正殿、寝殿、左右厢房、左右碑房和碑廊,三面宫墙环绕;气势恢宏,结构严谨,是我国始祖陵中最高最大的陵,被称为“华夏第一陵”。舜帝陵庙前广场东侧,有手书“九嶷山舜帝陵”汉白玉碑一块,北边是长长的神道,两旁并立石人石兽,神道尽头建三桥,横跨九嶷河。对面有山峰矗立,秀丽端庄,丰腴俊美,与舜源峰遥望,相传为娥皇峰。西北不远,又有一峰,清秀挺拔,亭亭玉立,这就是女英峰了,两旁还有小山,叫美女峰和梳子峰,据说是女英的侍女。娥皇女英两峰并峙,脉脉含情,似与舜源峰相偎依,不禁使人想起二妃的凄美的传说。有诗道:“云际两峰立,相传是二妃。山山朝帝寝,树树带春晖。有泪洒斑竹,无人尚举衣。依稀松柏里,还见彩鸾飞。”进了午门,左右有钟楼,东西设厢房。迎面就是拜殿,陈列了九疑山地形模型和一套仿古铜编钟在内,三面墙上有刻书,古文隶体,介绍舜帝生平及业绩。拜殿之后是陵庙的主建筑——正殿,气势宏伟,庄严肃穆。殿前东北有“抚瑶颂”碑一块,高约3米,为明万历四年(1576)立。大殿四周,古木参天,据《九疑山志》载,庙旁原有香杉十五株,入夜,其稍常见亮光,称“天灯”,可惜杉树皆已老死。今距舜陵15里的将军庙,仍有香杉四株,九嶷山枝干粗大,须三人合抱。香杉为九嶷三宝之一,虽形与一般杉树无异,但其皮色较深,针叶较细,木质也较普通杉木坚韧,扣之作铜铁之声,去皮,则有芳香如檀,故名香杉。邑人李郃有《咏舜庙古杉》一首:“总负亿年质,高临千仞峰。贞心欺晚桂,劲节掩寒松。任彼风飚折,挺然霜雪冲。茎凌霄汉表,根蟠龙窟中。仙客频栖舞,良工何渺逢。枝头连理翠,拥护圣神宫。”郃(808—873),字子玄,号西贞,下灌人,唐太和二年(828)举贤良方正,擢进士第一,为湖广首位状元。现仅在大殿西北存古柏一棵,虽历经千年风雨,仍苍翠满枝,被尊为神树,枝上挂满祈福绸带。正殿内有舜帝铜像一尊,只见他正襟危坐,右手持剑,气宇轩昂。铜像背后为万山朝舜图画,其景在下灌东南,灌溪仙境景区内,极目远眺,但见山势逶迤,如屏如障,绵延数十里,且山山皆向九嶷,故有“天下万山朝九嶷”之说。背面有“二妃图”,图中娥皇女英抚竹而泣,竹枝尽斑,左右书屈原《湘君》诗:“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