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导览

景区等级

5A景区
4A景区
3A景区
度假区

地区导航

按省份浏览
按城市浏览
十大景区

快速导航

返回首页
资源列表
热门推荐

武训墓及祠堂

全省文物保护单位 自然风光 0.0 分

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武训祠位于冠县柳林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武训墓及祠堂是清代平民教育家武训的墓葬及祠堂。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武训病殁于临清御史巷义学内,遵从他的遗嘱安葬于他所创办的第一处义学“崇贤义塾”东侧,光绪二十九年(1903)堂邑、临清、馆陶三县乡绅在武训墓前为其修建祠堂,武训墓及祠堂的围墙周长890.12米,整体座北朝南呈中轴线排列,依次为大门、碑廊、雕像、祠堂、墓。碑廊的东西两侧有武训魂亭和高歌台等。武训墓及祠堂整体呈长方形,四周青砖围墙,墙外武河环绕,成为一独立大院。武训墓高2米,周长10米,墓前有徐运北先生所题“武训先生之墓”碑。武训祠堂始建于1903年,仅三间。1937年何思源主持重建如现规模,1989年再次重修,祠堂为歇山式砖木结构,阔五间,进深三间,飞檐高挑,肃穆庄严。院内松柏森森,墙外杨柳依依,一道清清小河环绕院外,称为“武河”。整个祠堂环境清新,十分可人。武训碑廊建于1995年,长140米,两旁立石碑26块,上刻近现代知名人士冯玉祥、郭沫若等为武训先生的题辞及一些著名学府如北师大、华东师大等题辞。碑廊起自武训祠大门牌坊,止于堂祠平台前。石碑均冬青环护,翠柏映衬,十分壮观。游客至此,既可缅怀武义士的高风亮节,又可欣赏风格各异的书法。高歌台,又名“嘤鸣台”,位于碑廊以西。台为梅花形,青石雕砌。高18.38米。“嘤鸣台”之名为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题,语出《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意寓为弘扬武训精神而大声呼吁,寻求志同道合的各界朋友。此亭为纪念在弘扬武训精神的活动中卓有贡献的陶行知、冯玉祥、何思源、郭沫若、孙之隽、李土钊、孙瑜、赵丹等仁人志士。其中,孙之隽、李土钊为《武训画传》的作者,孙瑜为电影《武训传》的编剧,赵丹为著名演员,电影《武训传》中武训的扮演者。武训魂亭位于碑廊以东,1995年由港人王海亭先生捐资修建。亭中高耸着八角形石碑,镌刻着武训兴学宗旨,以及由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所书《武训兴学歌》。碑座为石雕莲花,象征着武训“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武训魂”亭额系我国著名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题。武训(1838—1896) 堂邑县武庄(今属冠县柳林镇)人。清末以“行乞兴学”闻名于世。出生贫苦农家,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训”是清廷嘉奖他时的赐名。 武训七7岁丧父, 随母沿街乞讨。年十五六岁,母死,到一远房姨父张举人家为佣。当支取工钱时,张举人因武七不识字用假帐相欺,以侵吞其血汗钱。武七稍一争辩,即遭痛打,口吐白沫病倒(别人由此送号“武豆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山东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

景区等级

5A景区
国家最高等级景区
4A景区
国家优秀景区
3A景区
国家良好景区
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地区导航

山东
查看山东所有景区
聊城
查看聊城所有景区
聊城十大景区
查看该地区十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