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导览

景区等级

5A景区
4A景区
3A景区
度假区

地区导航

按省份浏览
按城市浏览
十大景区

快速导航

返回首页
资源列表
热门推荐

芦村河遗址

全省文物保护单位 自然风光 0.0 分

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芦村河遗址位于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芦村河村西部及其周围,是一处二里头文化时期遗址,2006年发现。文化层厚0.8~1.5米,黄褐土,土质较硬,包含物有陶片等。在遗址区的中部、南部、北部发现有灰坑及文化层分布。灰坑有筒状坑、袋状坑、不规则形坑,填土多为灰褐土,夹有大量的草木灰,土质较松,包含物有陶片、兽骨等遗物。陶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以泥质陶为主;陶色有灰陶、红陶、黑陶等;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篮纹、素面等;可辨器形有陶罐、盆、鬲、豆、瓮、大口尊等遗物。遗址地势为中部高,四周稍低,周围是深达10余米的深沟。以南四环路为界,遗址北部地貌保存较好,东侧被芦村河村占压,南部由于当地群众取土破坏较为严重,部分遗址区被厂房等临时建筑占压。遗址内暴露文化遗存丰富,以南四环路北侧剖面为例,①层:耕土层(含扰土层),厚050-080米,黄褐土,土质松软,为后期平整土地所致,包含物有现代砖、瓦、瓷片,也有二里头时期陶片。②层:即为文化层,厚0.8-1.5米,土色浅灰,土质较松软。包含物有二里头时期的陶片、石器、兽骨等遗物。③层,即为生土层,为更新世晚期马兰黄土堆积层,含料礓,较纯净。经过勘探发现中心区域文化层堆积厚达4-5米,遗迹有房基、灰坑、墓葬等。房基发现一处,在一处袋状形坑的底部发现有烧土面,可能与房基有关。灰坑有筒状坑、袋状坑、不规则形坑,填土多为灰褐土,夹有大量的草木灰及红烧土块等,土质较松,包含物有陶片、石器、兽骨等遗物。墓葬为小型竖穴土坑墓,发现两处,一处破坏较为严重;另一处仅暴露有头骨,坑口距地表0.60米,宽0.55米,深0.80米,壁较直,填土为五花土。据当地群众在取土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墓葬内曾出土有陶器,还发现一部分人骨架涂有朱砂。采集陶片陶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以泥质陶为主;陶色有灰陶、红陶、黑陶等;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篮纹、素面等,以绳纹为主,篮纹较少;可辨器形有陶罐、花边罐、盆、鬲、豆、瓮、尊及石器等遗物。根据出土器物特征判断,应属二里头文化二、三期遗存。芦村河遗址面积大、文化遗存丰富,这是在河南境内继偃师二里头遗址、巩义稍柴遗址之后新发现的又一处大型聚落遗址。该遗址的发现在郑州地区东部尚属首次,填补了该区域无大型二里头文化聚落遗址的空白,为研究二里头文化大型聚落遗址提供了新的资料。普查期间,在该遗址的周边区域还发现多处同时期文化遗址,但面积均较小,多介于6-20万平方米之间,从目前文物普查的情况分析,芦村河遗址应为该区域的中心聚落遗址。芦村河遗址内涵丰富,文化堆积比较厚,历史与考古价值比较重要,对于夏代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五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河南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

景区等级

5A景区
国家最高等级景区
4A景区
国家优秀景区
3A景区
国家良好景区
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地区导航

河南
查看河南所有景区
郑州
查看郑州所有景区
郑州十大景区
查看该地区十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