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导览

景区等级

5A景区
4A景区
3A景区
度假区

地区导航

按省份浏览
按城市浏览
十大景区

快速导航

返回首页
资源列表
热门推荐

常德水星楼

未评级 自然风光 0.0 分

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常德水星楼,历史悠久,始建于明代,是常德古城区标志性建筑之一。清朝以前,在原武陵府衙门头有座谯楼,其作用是“以此承流宣化之地,用以达声教,其寓意甚深远矣”。后移建到一街之隔的南城城墙上。后遭兵燹之祸,楼毁无存,楼内“钟鼓更器同随散亡”。清康熙年间(1668~1672)胡向华任武陵知府后,认为常德“乃首善之地”,没有谯楼是“常郡之缺陷”。他便发起“因地就便,竭尽绵力”,在旧基上复建水星楼。不料想,却遭到当时一些“谗儒嚚棍”物议反对,并暗中“设谋扰之”。但胡向华“持志已坚,未尝因其言而中辍”。他“采铁购炭,鸠工募匠”组织建楼,并铸造了一口古钟,置于楼内,故使水星楼“厥成”。胡向华亲自为此楼撰写了《水星楼钟记》,被收入《武陵县志·艺文志》中。水星楼以古制曰谯楼,可瞭望城内外,主要用于报时,亦用于报警或祭祀,以敲钟为号。是古代“听钟声以辨天地之盈虚,审音察政”的象征,至抗战前犹存。水星楼自古就地处常德城区中心,临沅江而建,以水星楼为中心的河岸片区,是水岸商道、繁华街市的商业中心区。旧时湘西北因多山、多匪而陆路交通不便,水路就成了当时人们出行、通商的必然选择。当时水星楼临水一面(下南门一带)有许多小码头,泊湾着众多大大小小篷布商船,船上行时运棉花棉纱、丝绸布匹以及日用杂货和海味;船下行时运木材桐油、茶叶桔子以及特产山货和野味。贯穿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连同水星楼周边的老城区,成了沅江上下游信息交流、商业交易的接头处,这里既有商人落脚的客店、饭店、理发馆;也有货物交易的布庄、衣庄、油行、盐栈、杂货铺等;还有卖船上檀木活车竹缆、介绍水手职业吃码头饭的人家。至民国抗战前西方文化和洋人洋货进入,这里更是多了霓灯红绿、商贾云集,十里洋场的水岸商业风貌达到空前繁荣。常德因此便有了“小南京”之称。1943年冬,日寇围攻常德,水星楼因是城区最高建筑物,制高点的战略地位成了日寇的攻城重点,敌我双方在此展开了一场名震中外的浴血争夺战,近百名壮士在此报国牺牲,名楼也毁于战火。正如田翠竹先生在《洞庭碧血》中记述的:“常德城畔有楼名‘水星’,当日寇环攻时,守兵近百人高据其上,予敌重创。敌怒极,乃以炮轰,中弹累累,而守兵巍然不动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湖南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

景区等级

5A景区
国家最高等级景区
4A景区
国家优秀景区
3A景区
国家良好景区
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地区导航

湖南
查看湖南所有景区
常德
查看常德所有景区
常德十大景区
查看该地区十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