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澶州城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五年(919年)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唐晋王澶州守将李存审在黄河德胜渡口夹河筑栅,并在黄河两岸修筑南北二城。不久,又击屯积粮草和驻扎军队。当时城墙周长24里,形状南直北拱,形如卧虎,俗称“卧虎城”。后晋天福三年(938年)澶州治所自顿丘(今清丰县城一带)移至此。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南城为黄河淹没。今天的濮阳城即建于澶州北城之上。澶州城遗址现残存城墙以城西南部分为最,残高12米,上部厚26米,下部厚46米,断崖出夯层清晰可辨,墙土包含有丰富的唐、宋时期的遗物。 从《嘉靖开州志》和《嘉庆开州志》的记述,我们可以知道,一直到明清时期,(澶)开州城依然是十分繁荣的。自明代知州李嘉祥增筑后,城池“高三丈五尺,广三丈,门四,池深一丈五尺,阔三丈。有迎春、成秋、朝阳、拱北四门。瓮城外环以墙,达诸关门,驾层楼其上,几五丈,颇极壮丽,十郡县莫先焉”。由于受到河患和战争的损害,它的传统风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战争和河患,州城屡坏屡修。从明弘治十三年到清光绪三年,开州城经过大小不等的15次修葺。 清时的开州城南依黄河故道,外形呈半圆形。显然是战争防御需要的遗留。今天濮阳老城,仍然保留着晚清至民国以来的传统街区和布局。中心矗立着一个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8年)的正方形四脚牌楼,以牌楼为中心的东西南北四条街基本保留了清代建筑的历史风格。另外在原来城市格局中还有城隍庙、御井街、回銮碑、清真寺、天主教堂、北关等遗存。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河南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
景区等级
5A景区
国家最高等级景区
4A景区
国家优秀景区
3A景区
国家良好景区
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