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介绍
石门文庙始建于元朝,明洪武四年(1371年),县丞刘登鼎领衔重修文庙。庙分三进,按中轴线对称布局,横同各地。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从原址(今药材公司)继迁今地。由于历史数百年,文庙屡遭破坏。1983年县0决定将文庙移交文化部门管理、维修,1984年5月县0将文庙列为石门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十余年修缮,重建状元桥,修复钟、鼓楼,东西庑房。1999年,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石门召开前夕,重建棂星门,修复石雕栏杆,并将梁柱门窗重新彩绘,今天,文庙焕然一新,雕梁画栋,与室里陈列相映成趣,飞檐琉瓦与庭院绿荫相得益彰,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捐赠孔圣人铜像,矗立大成殿前,蔚为壮观。今日文庙,规模宏伟,格局谨严,雕梁画栋,陈列丰富,实为观光游览,求知长识的佳境胜地。石门县历史文物陈列石门历史悠久,地上地下文物极为丰富。自古以来,勤劳勇敢的石门人民在这块富饶和神奇的土地上开垦耕作,繁衍生息,抵抗外侮,建设家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在瓜子峪发现了三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在燕尔洞发现了二万余年前的“石门人”化石,填补了湖南古人类化石的空白;在石家坪发现了六千九百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三千多年前商代遗址,还发现了炼铜的坩埚,改写了殷商时代南方不炼铜的结论;在新关出土的二千多年前巴人的军乐器享于十余件,堪称全国之最。至于秦汉唐宋元明清历朝文物,馆藏之丰,藏品之珍,为县级博物馆中少见。文物无语,但她却默默展示出石门这块土地上的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新关出土古尸简介1987年6月4日,我县考古工作者在本县新关镇新泉村清代古墓群抢救发掘出土一具距今二百多年男尸。尸主身高1.62米,体重23.4公斤,须发睫毛尚存无损,辫长80厘米。经考证尸主姓晏名茂林,字巍然,今白云桥乡人,生于康熙二十九年庚午冬月初五,卒于乾隆二年丁巳十月二十日,随葬品有:八卦护胸旗、帽、靴、折扇、七星板、丝织品、粗纱织品等,这些随葬品为研究我县二百多年前政治、经济、文化及清代雍正时期土家族“改土归流”后土汉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李自成归宿简介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之死,是三百多年来我国历史上的一大疑案。据史料记载:清阿济格的《报奏》中说,清顺治二年四月底,李自成于九宫山为村民所困自缢而死;明浆何腾蛟的《奏疏》中记载,隆武元年李自成在九宫山为伏兵乱刀所杀;《米脂县志》中记载,康熙甲寅年李自成在石门夹山为僧卒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