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报德祠,位于深圳南头古城,是由明皇帝赐匾,当地村民为其受匾主人赖麒卿而建,这里红色的仪门和仪门高高的门槛以及上面红底金字的匾额均代表无上的皇权,由此足显此小祠的崇高和与众不同。报德祠以佛、儒、道三教合一的特点而日益为人所认知。话说清朝初年,反清复明志士退守东南沿海继续抵抗,其中力量最强大的是据守台湾的郑成功将军,他拥有强大的水师,很多士兵来自福建和广东沿海,亲戚间往来十分频繁。他们除交换生活必需品外,还到东南沿海岸边种庄稼。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底,为切断东南沿海居民与郑成功部的联系,发布了《严禁通海敕谕》“迁界令”:“郑成功盘踞海隅有年,以波涛为巢穴,无田土力可以资生。一切需用粮米、铁、木、物料皆系陆地所产,若无奸民交通商贩,潜为资助,则逆贼坐困可待。”随后,朝廷派员到东南沿海各村张贴告示,并出动大批官兵强行驱赶,迁界手段十分残忍。官到之处屋拆船烧,边民被强走他乡,违者以军-处。“三日内尽夷其地,空其人”,无数村落顿成荒野。堂堂新安县衙门没百姓可管,知县张璞无奈奏请撤县。康熙五年(1666)批准撤消新安县,剩余些少地区并入东莞县。因迁界而被迫撤县的,除新安外,史上绝无仅有。被迫离乡的百姓指望能很快回迁,但官府动用军队,挖界沟,筑界墙,设烟墩,严禁任何人进入界内,越界者死。回迁无期,随身携带的银两也用尽,生活无着,出现了暴尸路边惨不忍睹的场面。当时广东巡抚王来任,非常同情新安子民的悲惨遭遇,于康熙六年冒死上疏请求复界。他在《展界复乡疏》中写道:“沿海边民,惨被荼毒,或被戮而尸骸遍野,或被掳而骨肉分离,或被横征而典妻儿,颠连万状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广东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
景区等级
5A景区
国家最高等级景区
4A景区
国家优秀景区
3A景区
国家良好景区
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