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导览

景区等级

5A景区
4A景区
3A景区
度假区

地区导航

按省份浏览
按城市浏览
十大景区

快速导航

返回首页
资源列表
热门推荐

王涣墓

未评级 自然风光 0.0 分

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王涣墓 位于广州市越秀山镇海楼后面山坳。1954年发掘。长方形砖墓,墓砖青灰色平素无纹。墓长3.6米、宽1.72米。墓内仅出土一块青石墓志,余无他物。志盖高75.5厘米、宽78厘米、厚10厘米,四边斜面,当中刻“太原王府君墓志铭”两行8字,篆体。周围密布线刻牡丹花纹。志石高75.5厘米、宽78厘米、厚7厘米,已断成数块,拼合尚完整。志铭正书,44行,有数字残损,约共1704字,为广州唐墓发现的志石中最大、文字最多的一例。墓志中提到“爰属我齐公(即齐国公徐彦若)往镇番禺,君既认旧寮,愿荣介从,不以沧溟为远,不以扶养为难。捧记室之辟书,被全章之华宠,因授考功郎中,兼御史丞之职”。说明王涣是充任掌书记之职随徐彦若南下的(徐彦若以光化三年九月授清海军节度)。志文中还记载王涣曾是义成节度使王铎的幕僚,并称:“初,僖皇之幸蜀也(指公元881年,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僖宗狼狈逃往四川),时王公(即王铎)以相印总戎,镇临白马(今河南滑县),仍于统制有都都之号。”由此证明王铎当时任中书令、义成节度使的同时,还有“都都统”的职衔。但《旧唐书》记王铎为“都统”(元帅),而《新唐书》则既作“都统”,又作“都都统”(统率元帅的大元帅),史籍对此有所存疑,王涣墓志铭对此官制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王涣于唐天复元年(901年)十月三日因疾卒于金利镇,年43岁。初葬于朝台之侧,天祐三年(906年)改葬于此。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广东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

景区等级

5A景区
国家最高等级景区
4A景区
国家优秀景区
3A景区
国家良好景区
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地区导航

广东
查看广东所有景区
广州
查看广州所有景区
广州十大景区
查看该地区十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