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导览

景区等级

5A景区
4A景区
3A景区
度假区

地区导航

按省份浏览
按城市浏览
十大景区

快速导航

返回首页
资源列表
热门推荐

琼台福地

未评级 自然风光 0.0 分

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琼台福地位于海口市府城文庄路的一条南北小巷——关帝巷之内。巷口有一座造型精美的牌坊,该坊为全石质古栏式构成,单楼四柱,每柱前后各有一条纹边风掌,石堆瓦楞顶盖,鲤鱼鸱尾顶饰,坊面宽三间,坊匾正背面都是阳刻的“琼台福地”隶体烫金大字。穿过牌坊,走进狭窄的关帝巷,就可看见几十级台阶之上一组金碧辉煌的仿古建筑。这里是遐迩闻名的古城古文化胜地。该地为府城三座高峰之一的抱珥山,唐之都督府、宋之都监台、元之元帅府皆设在山上。人们习惯尊称朝廷官衙为“台”,故这里称“琼台”。琼台福地的说法由来已久。观象家曾说,华夏大陆的阳刚紫气,越海潜入南方,首先聚集于琼台之下,故称“福地”。又相传海南地形极像一只缩头神龟,宋太祖怕它伸出头来威胁王朝的统治,便将州城迁来神龟缩头处,宋神宗熙宋六年(公元1073年),在府城设立琼管安抚司统管全岛政务,借此镇住0。因此,当时人们称此地为琼台。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海南卫指挥使杨义在山顶立“抱珥山”石碑一块,还在山南树立“琼台福地”石牌坊一座。明弘治初年(1488年),抱珥山被村民挖掉,建关帝庙一座。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巡道张介祺顺民意修复琼台福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时任琼山知县汪篆刻“琼台”二字勒石为记。后来福地上建起关帝庙、文昌阁、圣母祠、献台、戏台、石牌坊等,这里成了文人墨客游览之地、平头百姓祈求安康之乡。明朝永乐元年(1403)在山之南建的琼台福地牌坊和其他建筑已淹没在苍茫的历史长河之中。1999年原琼山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历史文化名城”,在琼台福地旧址上,琼台福地牌坊得以重建,关帝殿得以重修,又新建起福地轩、琼台阁、东庑廊、西庑廊等,组成琼台福地纪念馆,恢复了昔日的辉煌和热闹。石头台阶通往高高在上的琼台福地,九石阶一平台,共二十七台阶、三个平台,福地轩就建在第三个开阔的平台之上。这个高台两側的护墙之上,各有一条活灵活现的龙头露出墙外。台阶两旁和高台的石护栏上,每个柱头都有一头栩栩如生的姿态各异的小石狮,与对面的同一方向,一共有十五对。栏杆对称的每块栏板外側刻有花卉芳草;每块栏板内側,各有唐至清代琼州的一位文臣武将或文化名人浮雕,并刻有人物籍贯、官衔、生平事迹和评价文字,以及人的活动情景,一共有三十位,如丘濬、海瑞、钟芳、唐胄、薛远、陈实、谢宝、吴典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海南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

景区等级

5A景区
国家最高等级景区
4A景区
国家优秀景区
3A景区
国家良好景区
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地区导航

海南
查看海南所有景区
海口
查看海口所有景区
海口十大景区
查看该地区十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