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丹棱白塔建于唐代大中(847——860)年间的丹棱白塔,是为陪衬原丹棱白鹤寺建筑群而建的。历经1100多年风雨剥蚀,至今保存完整,是四川境内最悠久的密檐式砖塔,也是眉山市境内最古老的建筑艺术精品。塔起源于印度,东汉时期随佛教传入我国,自汉至隋,塔的地位很高,寺院的建筑都是以塔为中心布局的。唐代,寺院建筑开始以礼佛诵经参禅的殿宇为中心,塔成为佛寺的陪衬,或者建于寺后,或者建于寺旁,或者另建塔院。丹棱白塔通高27.5米,(其中塔刹高2.2米),为正方四角砖尖14层密檐式塔。塔中间设有蹬道,可盘旋达顶,造型雄伟,与今西安小雁塔,乐山唐代灵塔造型极为相似。丹棱白塔属于密檐式塔。其外部特征是,塔身下部第一层特别高大,第一层以上,每层之间的距离特别短,塔檐紧密相连,好似重檐楼阁的重檐。除第一层外,以上各层一般没有门窗。这种塔是楼阁式塔的一个分支。塔无台基和基座,塔身直出地面,塔身底边每方宽6.02米,正方底开有拱门一道,以上各层次均开有梯形楣,人字型楣的真窗或假窗,层间叠涩为檐,每级檐角原悬风铃,风来必响,是丹棱古八景“白塔钟声”。塔在7级以上逐级微向里收,塔内仅5层,底层心市顶装有砖砌五铺作斗拱八朵,以承拖叠涩构成的天花(藻井),壁上原来有腊梅数朵,底壁有浮雕一幅。二、三、四层不装斗拱,第五层不设心室,原有彩绘和佛像。据专家考证,丹棱白塔建于唐,设于原白鹤寺中,《四川通志·舆地》卷四十三记载:“《明统志》:白塔寺在丹棱县治西,旧名白鹤,唐大中末建,内有浮图,宋重修,苏轼为记,永乐初改今名”。另一种说法是建于隋代,据《丹棱县志》(民国十二年版)《佛寺》记:“白塔寺古刹也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四川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