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介绍
中国南部最大山脉和重要自然地理界线。约当北纬24°00′~26°30′,东经110°~116°。横亘在湘桂、湘粤、赣粤之间,向东延伸至闽南。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宽约200公里。因南岭由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和大庾5条主要山岭所组成,故又称五岭。南岭降水丰富,年降水量达1500~2000毫米。春季静止锋驻留长达2个月之久,春雨尤为丰富;夏秋之交多台风雨,冬季多锋面雨,降水季节分配较匀。南岭山区地势高差虽不悬殊,但仍存在气候的垂直差异。动植物土壤与矿产南岭的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多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主要树种是樟科的樟树,其次是壳斗科的红椎、白椎、米椎、红缘、白缘等。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一般可分为4层:高层为椎、椽类;次层为樟、木荷等耐荫植物;第3层为灌木层,主要成分有□木、杜鹃等;最下为草本植物,以兰科为主。海拔800米以上有香桦、漆树、红果槭、香枫、山毛榉、鹅耳枥等落叶阔叶树,构成山地常绿林。1300米以上有广东松、福建柏、长苞铁杉、铁杉、三尖杉和罗汉松等构成的针阔叶混合林。在1600~2100米的山顶,植被多为矮林,以石柯、南烛、杜鹃、山柳、雪竹等为主。局部有草甸分布。人工栽培林木以杉木和马尾松为主,是中国南方用材林建设基地之一。地带性土壤是红壤,海拔700米以上则为黄壤。山顶局部有草甸土发育。南岭的野生动物,兽类有华南虎、豹、豺、云豹、黄麂、麝、梅花鹿、苏门羚、灵猫、金猫、青鼬、穿山甲等;鸟类有叶鹎、白头翁、金丝禾谷、画眉、相思雀、雉鸡、银鸡等,其中不少属于国家保护动物。两栖爬行类有大头龟、金钱龟、大壁虎(即蛤蚧)、大鲵、蟾蜍、泥蛙及各种蛇类。南岭地区是中国著名有色金属产地。其中钨、钼、锡、铅、锌等尤为丰富。稀有元素矿物,如钽、铍、锆、□、钇、铌、钪、钛等,储量亦丰。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