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导览

景区等级

5A景区
4A景区
3A景区
度假区

地区导航

按省份浏览
按城市浏览
十大景区

快速导航

返回首页
资源列表
热门推荐

张百熙墓

全省文物保护单位 自然风光 0.0 分

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张百熙(1847-1907年),清末长沙县沙坪人(现属长沙市开福区),少年时曾在长沙城南书院求学,1874年中进士,在京为官多年,历任工、刑、吏、礼、户、邮传等部尚书,及政务大臣、管学大臣等职。张百熙思想开明,主张施行新政,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驱者,制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创办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因而被誉为我国的“大学之父”。当年,张百熙为了办好京师大学堂,十分重视招揽人才,他将当时海内外一些著名学者招进了京师大学堂,如翻译家严复、古文家张筱浦、杨仁山、屠敬山、王瑶舟、孙治让、蔡元培等。他当时选定“桐城派”著名领袖吴汝纶为大学堂总教习,而吴始以年事已高为由,不愿出仕,而张百熙竟身穿大礼服向其长跪不起,并说:“吾为全国求人师,当为全国生徒拜请也。先生不出,如中国何!”在此情下,吴终于应允。张百熙去世后,获赠太子少保,谥文达。灵枢后由北京长途跋涉运回长沙家乡,1908年8月葬于长沙县春华镇洞田村的张家祖山上。原墓为麻石结构,不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遭到了大规模的破坏,现墓是2008年12月由长沙市政府重新修复的。墓坐北朝南,居高临下,整个墓地占地面积约一百平方米,圆形墓冢,鹅卵石三合土封顶。墓前重新安放了石人、石马、石虎各一对,并新修了一条青石板路,从山脚下直通到山顶的张百熙墓。张百熙(1847—1907) 字埜秋,一作冶秋,号潜斋。湖南长沙人。清末大臣,著名教育家。 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年(1876年)散馆,授编修。其后先后任山东乡试副考官、山东学政、四川乡试正考官、日讲起居注官、国子监祭酒、江西乡试正考官、广东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礼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吏部尚书、京师大学堂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湖南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

景区等级

5A景区
国家最高等级景区
4A景区
国家优秀景区
3A景区
国家良好景区
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地区导航

湖南
查看湖南所有景区
长沙
查看长沙所有景区
长沙十大景区
查看该地区十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