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导览

景区等级

5A景区
4A景区
3A景区
度假区

地区导航

按省份浏览
按城市浏览
十大景区

快速导航

返回首页
资源列表
热门推荐

沈那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然风光 0.0 分

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沈那遗址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毛胜寺西台地上。台地东邻小桥大街,西有一条洪沟与大西山山坡相隔,洪沟内有泉,泉水由北向南流(原注入湟水,现已断流),北部有条东西向的大沟,俗名瓦窑沟。遗址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呈长方形。台地西、北、南三面较整齐,东侧中部有一缺口(封闭形小沟,当地称为小瓦窑沟)。西部中段,因引水灌田塌陷,后经平整成约40×40米、低于台地约2米的梯田。台地东南建有变电站及家属院,小瓦窑沟北部有5处民居,其余皆保存原貌。整个台地都是古代文化遗存,无空白。东北部为马家窑文化区,面积约50×50米,北端有少量的卡约文化遗迹,其余皆为齐家文化遗存。台地原为旱作麦田,后改为水浇地,并先后多次经过平整,原覆盖土及文化层上部被破坏,部分裸露,其中以台地中部为甚。整个台地到处可见陶片、杂骨及零星的石器,崖坎处及东部小瓦窑沟断崖暴露有灰层、灰坑及多处白灰面房屋遗迹,文化堆积厚达2米以上。1992年和1993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西宁市文物管理所曾对此遗址进行试掘,共揭露面积2000平方米,发掘清理区主要在台地西南边缘。清理房屋5座,灰坑10个,墓葬8座,出土各类文物约万余件(包括陶片)。文化堆积层大体分上、下两层,上层遗物中以加砂粗陶片较多,下层遗物泥质红陶片较多。陶器制作精细、火候高、胎质坚硬而薄,陶器器形繁杂多样,计有罐、瓮、盆、尊、鬲、拼盘器(将大口平底罐切成四瓣烧制)等。出土石器有石斧、石刀、石凿、石壁、石镞、盘状器,其中以盘状器最多。另外还出土有少量骨锥、骨针、骨镞及一件大型铜矛。有三座房屋是白灰铺地、粉墙的白灰面房屋,都近似方形,半地穴式,门向西开,室内中间有一圆形灶,地穴四角各有弧度。墙面白灰厚薄均匀而细腻,地面白灰厚约4~5厘米,表面光滑而坚硬。两座无白灰设施,一座为圆形,门向南开,半地穴式;一座为方形,房屋四周及室内有不规则排列的柱洞,室内地面为深褐色土铺垫,灶在室外呈簸箕形。其余因扰乱较甚,具体结构不清。灰坑大多为圆形平底,坑壁略向内弧、口小于底。基葬有四座在两座白灰居住房屋之间排列,皆为长方形土坑墓,单人葬,随葬品极少。沈那遗址面积大,文化堆积厚,内涵极为丰富。从试掘情况看,以齐家文化遗迹、遗物最多,是一处齐家文化时期较大的部落遗存。遗址保存基本尚好。2006年5月,沈那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青海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

景区等级

5A景区
国家最高等级景区
4A景区
国家优秀景区
3A景区
国家良好景区
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地区导航

青海
查看青海所有景区
西宁
查看西宁所有景区
西宁十大景区
查看该地区十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