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导览

景区等级

5A景区
4A景区
3A景区
度假区

地区导航

按省份浏览
按城市浏览
十大景区

快速导航

返回首页
资源列表
热门推荐

陕甘宁边区难民纺织厂旧址

未评级 自然风光 0.0 分

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陕甘宁边区难民纺织厂旧址位于延安市安塞县砖窑湾镇砖窑湾村。1938年8月,为妥善安置从沦陷区和国统区进入陕甘宁边区的难民、寓救济于生产,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以国际友人兰道尔捐助的9300元法币为基金,指派吴生秀、袁光华、朱次复3人负责筹建陕甘宁边区难民纺织厂。是月,在招募工人10名,从西安买进手织机8部后,该厂在安塞县高桥村成立并投产,年底移到延安县(今宝塔区)川口村。该厂1939年迁往保安县(志丹县)的永宁山,1941年1月迁到安塞县段庄村。7月,又迁到砖窑湾村,规模逐渐扩大。到1942年6月,该厂不仅设立了棉织科、毛织科、弹纺科、(纺织机件)制造部、总务科、人事科、会计科、保管科等七科一部和驻延安办事处,还在清涧、绥德、延川设立收料股,在关中、晋西北等地区设立采买组。全厂共有织布机88架、毛巾机5台、织袜机12台,职员63人,工人255人。同年底,职工总数已扩人到370人,拥有房屋120间,窑洞210孔,机器计有铁机38台、木机18台、合股机7台、落纱车100多台。年产大布(长10丈,宽2.4尺)万匹以上。与此同时,该厂在不断发展自身生产的基础上,不但在安塞设立了门市部,在延安成立了土产栈,而且帮助建立了定边毛织厂、靖边毛织厂、安塞三八毛纺厂和清涧公私合营纺织厂,还派工厂技术人员帮助农村改进土纺机,组织妇女开展纺织变工,发展手工纺织业,为边区纺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朱德、林伯渠、张闻天等中央和边区的领导都曾来厂视察并给予很高评价。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胡宗南部进攻延安,该厂奉命转移离开安塞,前往华北解放区。旧址厂房已不存在,现仅存山上部分土窑洞。竖立有标志碑一通。砖窑湾村:砖窑湾村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陕西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

景区等级

5A景区
国家最高等级景区
4A景区
国家优秀景区
3A景区
国家良好景区
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地区导航

陕西
查看陕西所有景区
延安
查看延安所有景区
延安十大景区
查看该地区十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