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导览

景区等级

5A景区
4A景区
3A景区
度假区

地区导航

按省份浏览
按城市浏览
十大景区

快速导航

返回首页
资源列表
热门推荐

互助嘉定国家地质公园

未评级 自然风光 0.0 分

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青海互助嘉定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北部,祁连山东端,大通河中下游,地处甘青两省交界处,距县城威远镇78km,距省会西宁市110km,距甘肃省省会兰州市220km,威北、青岗公路贯穿园区,园内旅游支线与主干公路相通,交通便利。1992年被原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0年被评为“4A”级旅游风景区。公园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北部,祁连山东端,大通河中下游,地处甘青两省交界处,距县城威远镇78km,距省会西宁市110km,距甘肃省省会兰州市220km,威北、青岗公路贯穿园区,园内旅游支线与主干公路相通,交通便利。1992年被原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0年被评为“4A”级旅游风景区。公园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2100-4308m;园区气候属高原寒温性气候,年降水量483.4mm,年蒸发量1408.4mm;园区出露的地层有:下元古界片岩、片麻岩;上元古界结晶灰岩、粉砂质灰岩、石英岩;奥陶系火山角砾岩夹变砂岩、结晶灰岩、硅质岩;白垩系粗砂岩、砾岩、泥质砂岩等。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多样,主要由岩溶、冰川、丹霞、峡谷等地质遗迹组成,融泉、河、瀑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这些地质遗迹姿态奇美,景色丰富,形状如塔,似箭、似峰、似柱、似人、似物,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特别是岩溶地质遗迹,是青海唯一、国内少有的高海拔(3400-3700m),岩溶地质遗迹,极其珍贵。岩溶地质遗迹:主要分布于扎龙沟、浪士当沟上游,以石林、峰林、溶洞、泉和瀑的形式出现,在距今18亿年前的元古代沉积的巨厚石灰岩,经后期地壳运动的抬升作用,多次遭受地下水,地表水沿岩石裂隙溶蚀,最后形成了组合多样的岩溶地质遗迹。丹霞地质遗迹:分布于大通河加塘一带,组成地层岩性为白垩纪砂岩、砾岩等,构成丹霞地貌的基础,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后期经流水沿裂隙或软弱结构面冲刷,侵蚀,在风化、剥蚀和重力作用下,形成了石窝、石柱、方山、石崖等丹霞地貌景观。冰川地质遗迹:分布于俄座岭,发育在海拔3860m以上,主要以冰斗、角峰、刃脊、冰蚀湖的形式出现。地质景点北禅寺:史称北禅寺,位于西宁市北山,依山傍水,发育完好的丹霞地貌向里凹进,形成大小不等的洞穴,素有“九窟十八洞”之称,红崖间殿宇高悬,栈道回廊,将殿宇楼阁与洞穴相连,使殿中有洞,洞内套洞,洞中塑有佛道诸神像,被称为中国第二座悬空寺。现有的洞窟中还保留着部分从隋唐至永庆年间的壁画,艺术价值很高,曾有“西平莫高窟”之称。东侧倚山矗立着一座高达30米的巨大佛像“露天金刚”佛家称“内佛”,道家称“西王母现影”,雄浑粗犷;山顶有一座宁寿塔,每当,烟雨蒙蒙,山隐雾中,远望雾中殿宇。楼塔时隐时现,“北山烟云”因此得名。在历史上北山寺有过很多的名称。明代以前山上有“神祠”,故有“土楼神祠”之称。到了明代因明成祖赐名为“永兴寺”才有了寺的名称,距今已有580十年的历史。因楼层迭起,层次分明,好像一座土楼,故有“土楼山”之称。北魏旅行家郦道元跆跋涉到西宁,登临土楼山,他的《水经注》中写道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青海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

景区等级

5A景区
国家最高等级景区
4A景区
国家优秀景区
3A景区
国家良好景区
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地区导航

青海
查看青海所有景区
海东
查看海东所有景区
海东十大景区
查看该地区十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