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导览

景区等级

5A景区
4A景区
3A景区
度假区

地区导航

按省份浏览
按城市浏览
十大景区

快速导航

返回首页
资源列表
热门推荐

七宝教寺

未评级 自然风光 0.0 分

景区介绍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七宝教寺始建于五代十国后晋天福年间(936-946年),初名福寿院,在陆宝山,本为松江陆机、陆云香火祠,俗称陆宝庵。后迁至吴淞江一带。吴越王时赐金字藏经《妙法莲花经》,并称“此亦一宝也”。遂改名为七宝寺。因吴淞江潮水损坏寺基,三度搬迁,最终移到了七宝镇。宋代初年,七宝里人张泽舍宅拓寺,寺僧僧信合力重建。后数百年间逐渐毁圮。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有里人徐三重筹资重建,山门正对北大街。后寺僧承业又募修了大殿和东、西、中3座香花桥。就此,教寺占地达到40余亩,另有寺河约6亩,各种建筑千余间。寺内有荷花池、竹林、梅园及五代桧、罗汉松等名贵树木。在这里,“往来息节必趋,岁时期报必赴,公私会议必集,朔望钟鼓必闻”。由嘉靖年间进士王会撰写的《重修七宝教寺记》,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当时寺内宝殿、僧人精舍、画轿石径、花堤烟柳的壮观景象。此时,是七宝教寺最繁盛的时期,也使七宝镇区得以迅猛发展,成为地方重镇。此后,七宝寺屡遭兵祸,逐渐衰落。尤其是1860至1862年间,七宝地区发生多次太平军与清兵及洋枪队的恶战,众多胜迹被毁。至抗日战争结束时,损毁得只剩一座山门和莲涌堂及庭中的梓树。1946年起,这里被改建为私立南洋模范中学七宝分校。被后人叫作大寺场、大操场的地方,曾是七宝教寺西部的园林区,当年树木扶疏,碑碣林立,有众多名人雅士在此留下了诗文和踪迹。可惜,这里的一切毁于战事。1946年,这里改建为学校操场。从此,这里也成了七宝地区政治性-地和当地举办物资交流会、体育运动会的主要场所。七宝教寺曾有位著名僧人有敬公,常年在寺内诵经,座榻皆被其坐穿。还经常为寺僧们讲经,人皆呼其为敬讲主。他善作诗词,有《青松集》行世。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朝廷召集天下高僧,敬公亦应召赴京城。当时,松江城内已告老还乡的监察御史袁凯特赠诗一首《送七宝寺僧敬公往金陵》,成为名篇。现存教寺铜钟上残留的铭文中,尚有“明七宝教寺僧

地理位置

暂无地图信息

上海
景区位置信息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
0.0 / 5
排序:
筛选:

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

景区等级

5A景区
国家最高等级景区
4A景区
国家优秀景区
3A景区
国家良好景区
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地区导航

上海
查看上海所有景区
闵行区
查看闵行区所有景区
闵行区十大景区
查看该地区十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