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介绍
景区介绍天津峰山药王古寺峰山药王庙坐落在大寺镇王村,西临津淄公路,始建于唐代永淳二年(公元683年),经过历史变革,1997年再次重修,附属有药王湖公园和珍禽观赏园,现为3A级旅游景区和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庙由山门、前殿、中殿、后殿、东西配殿及钟楼、鼓楼几部分组成。 古寺又俗称峰山药王庙、风窝庙。峰山者,实则无山。堆土为台,寺建于台上。如“聚土垒石”的河南天中山,正是“山不在高”。 始建于唐永淳二年(公元683年)的这座药王古寺几度圮兴,走过了一千三百多个春秋。仅明代以后,大的维修就有七次:明万历15年,原有土庙不慎失火,周边村民集资重建。清乾隆年间,因寺庙香火日盛,又推倒以土为主的建筑,建成以砖木结构为主的大殿,此为第三次扩建。到清咸丰年,又进行了修缮大殿和增修中、后殿的第四次维修。民国十四年,寺中又失火,烧毁神像。三年后第五次修缮,起建了东西配殿。民国三十二年,第六次集资捐款重修。塑成了全部神像,并建起了钟、鼓楼。 近几十年、特别是经历文革之后,药王庙建筑渐毁,连原来的土台也基本夷为平地。自上世纪90年代初,重新垫起了庙台。2000年,一座新的峰山药王古寺出现在原址上。 古寺开更多天津峰山药王古寺峰山药王庙坐落在大寺镇王村,西临津淄公路,始建于唐代永淳二年(公元683年),经过历史变革,1997年再次重修,附属有药王湖公园和珍禽观赏园,现为3A级旅游景区和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庙由山门、前殿、中殿、后殿、东西配殿及钟楼、鼓楼几部分组成。 古寺又俗称峰山药王庙、风窝庙。峰山者,实则无山。堆土为台,寺建于台上。如“聚土垒石”的河南天中山,正是“山不在高”。 始建于唐永淳二年(公元683年)的这座药王古寺几度圮兴,走过了一千三百多个春秋。仅明代以后,大的维修就有七次:明万历15年,原有土庙不慎失火,周边村民集资重建。清乾隆年间,因寺庙香火日盛,又推倒以土为主的建筑,建成以砖木结构为主的大殿,此为第三次扩建。到清咸丰年,又进行了修缮大殿和增修中、后殿的第四次维修。民国十四年,寺中又失火,烧毁神像。三年后第五次修缮,起建了东西配殿。民国三十二年,第六次集资捐款重修。塑成了全部神像,并建起了钟、鼓楼。 近几十年、特别是经历文革之后,药王庙建筑渐毁,连原来的土台也基本夷为平地。自上世纪90年代初,重新垫起了庙台。2000年,一座新的峰山药王古寺出现在原址上。 古寺开始为纪念药王孙思邈而建,后随着历史沿革,成为“三教合一”的佛道儒寺院。千百年来每逢庙会(农历四月二十日至二十八日)更是人流如朝,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此。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峰山药王古寺”独具特色,它集民俗文化、医药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为一体,在人们面前展示了中国远古以来的圣祖先贤以及为中华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医药圣贤,并以科学精神诠释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光辉历程。同时寺院是天津地区规模最大,又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 峰山药王古寺旅游景区音乐喷泉健身广场,占地35亩,建筑面积6000平米,每逢夜幕降临,3200个五颜六色的彩灯随着优美的音乐旋律在高压水泵作用下将水柱打向天空,甚为状观,成千上万的游客们随着优美的音乐旋律欢歌跳舞,使旅游团队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中华医圣文化苑峰山药王庙(俗称风窝庙),位于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王村,始建于唐代永淳二年(公元683年),距今1300余年。历史上曾屡次重修,1997年再次翻修,整体建筑规模恢弘精美,楼阁殿宇错落有序,布局协调浑然一体,古朴幽静。庙宇主要由:山门、前殿、中殿、后殿、东西后殿及钟楼和鼓楼等几个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堪称天津独具规模和特色的古建筑群。庙内主要展出中国自古以来的圣祖、先贤和佛教圣像以及为中华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医药圣贤。峰山药王庙虽历经沧桑,祭祀活动却从未中断,每逢庙会期间(农历四月二十至二十八)华北地区及东南亚侨胞常来祭拜。目前是天津地区最大的寺院式建筑群。现已改建为“中华医圣苑”,演化成为弘扬中华传统医药文化,融知识性、教育性、观赏性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旅游场所。 天津西青区地址:西青区大寺镇王村电话:83960140大寺镇:大寺镇是天津市外围八大组团之一,位于市区南部,距市政府8公里,距区政府35公里,东与津南区毗邻,南与王稳庄镇相依,西与南河镇接壤,北靠外环线,与李七庄街相邻。全镇总面积86平方公里,耕地47394亩,8800户,常住人口31498人,辖15个行政村。 大寺镇地理位置优越,对外联系便捷,距天津港30公里,天津海关9公里,天津国际机场15公里。津淄公路
地理位置
地图加载中...
游客点评
(共 0 条评论)景区导航
快速浏览相关景区信息